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3)

2023-11-10 09:22     今日头条

光绪三年。

1877年,秋天,慈禧太后降旨让丁汝昌去甘肃差遣。

当时甘肃有一起牧民起义,清廷要用丁汝昌去剿灭。

过去的戎马生涯中,丁汝昌随着程学启、刘铭传多次剿杀太平军、捻军,现在再也不愿杀害中国人了。

但是,懿旨已经发下,谁也不敢抗旨不从。

丁汝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焦急中,他抱着一线希望,从北京赶赴天津,拜谒李鸿章。

这次拜见李鸿章,成为丁汝昌人生中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李鸿章正在为筹建水师物色人选,而且深知丁汝昌的为人,将他视为不二之选。

“如今我正打算创建海军,但缺乏人才统率,你如果能赴英国学习海军事务,毕业归来,就把统领海军任务交付给你!”

丁汝昌对李鸿章深深鞠躬,多谢信任。

1879年11月,李鸿章从英国订购的“镇东”“镇西”“镇南”“镇北”蚊炮船陆续回到中国,北洋舰只逐渐多起来。

于是他向清廷奏请,将丁汝昌留在北洋,暂任提督。

这是丁汝昌人生之路的又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他四十三岁。

他正一步步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

丁汝昌一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欧洲之行,是去英国接收订购的战舰。

1880年年底,清政府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的1350吨级巡洋舰“超勇”和“扬威”即将交付。

李鸿章请奏,派丁汝昌率领林泰曾,邓世昌等人组成接舰部队,前往英国接舰。

1881年2月10日,丁汝昌等抵达英国伦敦。

丁汝昌深知此次赴英是他开阔眼界、充实学识的极好时机,因此处处留心,不遗余力地研究海军事务。

4月22日,丁汝昌等拜访了英国海军部,会见了凯古柏海军上将、豪斯顿·斯图尔特海军上将及设计师巴纳贝,观看了最新型军舰的图纸和模型。

在伦敦期间,丁汝昌受到维多利亚女王接见。

此外,丁汝昌还马不停蹄地先后在英、法、德诸国参观了军港、炮台、兵工厂、造船厂。

欧洲之行使他大开眼界,从此对欧洲近代海军有了较深了解。

然而,军舰并没有像他们想象那样如期完成。

由于遇到材料涨价、设计修改、工人罢工等诸多事,工期延误了。

远在天津的李鸿章念及军舰,忧心如焚,英方造船效率如此之低,既令他失望,又令他愤怒。

他一再发电报询问军舰制造一事的进展。

1881年,六七月间,发往英国的电报和信件数量远远超出以往。

终于,1881年8月17日,丁汝昌率领高悬龙旗的“超勇”“扬威”号,航行在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太平洋航线上。

所经之处,各国均鸣礼炮表示祝贺。

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独立完成远洋航行,人心振奋。

丁汝昌也深受鼓舞,他以为国家有望,海上之梦要正式开始了。

可两艘军舰的回国之路远非一帆风顺。

两舰相离,人员染病,海上飓风。

10月15日下午2时,水兵发现海面上有民船遇险,船民在木筏上挣扎呼救,六个人在破旧的木排上漂流而来。

当时海况恶劣,“超勇”“扬威”号自身处境都很艰难,但丁汝昌还是毅然令“超勇”号停航援救船民。

终救下10名船民。

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

10月16日,李鸿章发来电报,要求“超勇”“扬威”号编队绕行广州、福州北上,沿海宣示主权。

11月18日,丁汝昌率领“超勇”“扬威”两舰到达海军大本营天津大沽。

中外人士目睹中国海军风采,无不为之震惊。

1881年11月2日,李鸿章奏请清廷为接舰有功的丁汝昌等人记功嘉奖。

李鸿章称赞丁汝昌“干局英伟,忠勇迈伦”。

那时无论丁汝昌还是李鸿章都不会料到,这支英姿勃发的海军队伍在后来与日本的海战中,每一步竟然都走得那么艰难。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