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6)

2023-11-10 09:22  今日头条

舰上鱼雷爆炸沉于大海,邓世昌和全舰二百多名官兵大多壮烈牺牲。

在甲板上督战的丁汝昌见邓世昌壮烈殉国,悲愤不已。

战到下午3时30分,“定远”发出炮弹,命中日舰“松岛”。

经过一阵剧烈震荡,“松岛”号舰体倾斜,在海风中成为一片火海。

“松岛”自身难保,与其他日舰仓皇逃窜。

北洋舰队追击不舍,但终因航速不及日本联合舰队,不得不转舵驶向旅顺。

整个海战过程中,丁汝昌始终坐在甲板上,面不改色沉着督战。

战后第三天,丁汝昌伤势恶化,全身异常疼痛,不得不修养。

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

11月7日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光绪帝率文武百官祝贺,庆典备极一时之盛。

这一天也是丁汝昌的五十八岁生日,他在日军进攻旅顺、大连的炮声中挨过。

也是这一天,大连失守,旅顺告急。

1895年初,日军进犯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战,说:“北洋海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来迎击日军!”

李鸿章下达的命令依然是:“不许出战,不许轻离威海一步,如有违令出战者,就算打胜了也要治罪!”

丁汝昌的手脚完全被捆住了,但他早已把生死荣辱都置之度外。

他积极备战,在威海认真筹划防务。

当时旅顺有大量军事设施,牢不可摧,而刘公岛的军事设施远不如旅顺。

事实却是旅顺迅速失守,而刘公岛在丁汝昌的悉心布防下,日军连续进攻八次未能得手。

如果后来援军能够及时赶到,刘公岛是可以保住的。

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

9日,风雪交加,日本海军大小舰艇四十多艘齐集威海南口。

同时还在北岸架起十二门大炮向刘公岛排轰。

丁汝昌站在“靖远”号上率军还击,击伤日舰两艘、大炮一尊。

然“靖远”中弹搁浅,丁汝昌力撑危局,苦守刘公岛,把希望寄托在援兵上。

早在1月22日丁汝昌就得到消息:如果威海能支持二十天,外省援军就可赶来解围。

就在2月7日日军对刘公岛发动总攻时,丁汝昌令鱼雷舰队管带王平率十三艘鱼雷艇和两艘汽艇出海作战。

但王平见形势不利,竟带人乘机外逃。

最后,逃跑的舰艇多被日军击沉。

王平逃到烟台后,不敢据实说话,谎称北洋海军已经突围冲出海口,刘公岛已落入日军之手。

致使原本派往威海增援的陆路援军全部被召回,刘公岛的外援彻底断绝。

在最需要兵力的时刻,王平的逃离让北洋海军深陷绝境。

官兵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混乱,士气低落,人心惶惶。

援军不来,日军伊东祐亨的劝降书却到了。

他在信中反复劝诱丁汝昌逃亡日本,并说我们都是为国而战,可你们清廷不能励精图治,好好改革,必然是要灭亡的。

在刘公岛海军公所里,看罢书信的丁汝昌只是凄然一笑。

他立即将劝降信转交给李鸿章,表明死战到底的决心。

2月8日,刘公岛已经完全陷入绝境。

丁汝昌斩钉截铁地说:“我早知道事情会如此,但决不能目睹这一幕!”

不断有将士前来向丁汝昌哀求生路,声称不愿再作战、不愿再送死。

丁汝昌劝退众人,一人留在提督署内。

他宁死也不愿背叛自己的国家,又不忍心让全岛军兵随自己赴死。

他们哪一个不是像自己一样乱世流离中苦命的孩子。

他曾向众人承诺:坚守刘公岛,自有生路。

如今,是兑现“自有生路”这一承诺的时候了。

2月12日,丁汝昌服鸦片自杀,以身殉国,时年五十九岁。

其实早在威海被围之前,就有人看见他为自己买好了棺材。

谁料丁汝昌殉国当天,北洋海军中的洋员浩威提议以丁汝昌的名义投降,当即起草投降书,由牛昶昞以北洋海军提督印,送交日军。

2月 14日,牛昶昞与日方签订了降约。

丁汝昌苦心经营的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

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

丁汝昌不忍军兵和自己一起赴死,所以不能像邓世昌那般英勇赴死,死的壮烈而丹青留笔。

可他保全的人竟给他一个叛国的罪名。

他拼死保卫的国家和人民也将他视为奇耻大辱,千古罪人!

丁汝昌被整个腐败的清廷扯住后腿,被整个国家制度扯住后腿,他却还在拼死保护自己能保护的人。

可他身死之后,穿上丧服以示囚犯。

棺材封上要涂上一层黑色,再加三层铁箍,再以表明犯人身份。

棺材就停在地上,不准落葬。

没收全部家财。

丁夫人忍受不了侮辱,吞金自杀。

子孙被迫四散流离,又如丁汝昌般成为乱世中的草芥浮萍,命如蝼蚁。

他拼死护卫国家,最终以身殉国,死后17年却不许下葬

丁汝昌死后,正是他的对手伊东祐亨派了艘喪船进去将他的遗体接出来,准备运回清朝,交给清朝政府。

当丁汝昌遗体过来之际,日本全军降半旗,鸣礼炮为他送行。

这是甲午战争之后,给与丁汝昌的最大敬意。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开会之时,许多日本将领希望将清廷将领俘获到日本,但是被司令官伊东祐亨一口拒绝。

在伊东祐亨的回忆录中,曾对丁汝昌作此评价:“丁提督,清国海军名将也。

自居北洋水师职以来,辛苦经营,十年如一日,而今日之战术又有所可观。

其技俩决非可侮也。

于是出于对丁汝昌的敬意,伊东祐亨下令释放了清廷将领。

1959年冬季的一天,人们把丁汝昌和夫人两具尸体身上值钱的东西掠去后,拖到一旁点火焚毁。

棺木劈了。

悲兮!千年一叹丁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