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步追赶到局部领先 你如何看待中国航天的发展成就?(3)

2025-09-29 10:42  中国工业报

探月工程:"嫦娥"实现"奔月"神话

中国探月工程坚持"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以安全可控、循序渐进为原则,稳步推进月球探测。嫦娥一号、二号实现绕月探测,嫦娥三号、四号分别成功着陆月球正面与背面,嫦娥四号更成为人类首个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五号、六号连续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全面掌握了地月往返技术能力。

中国探月注重科学目标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任务设计突出原创性与系统性。例如,嫦娥六号成功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未来建设月球科研站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张传军透露,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月球科研站建设,嫦娥七号、八号等任务将为其奠定基础。未来,中国还将实施载人登月及远期月球驻留计划。

"中国探月不追求与他国竞赛,而是以可持续探索、资源利用与深空探测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展现出中国航天的远见与定力。"张传军说。

深空探测:瞄准火星、小行星与深空

2020年,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绕、着、巡"三个目标,标志着中国进入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第一梯队。据了解,后续任务规划包括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等,旨在逐步实现对太阳系关键天体的探测与资源勘察。

深空探测不仅关乎科学探索,也具有长远战略资源意义。中国通过对近地小行星附着探测、火星环境分析等任务,积累轨道设计、远距离测控、星际着陆等关键技术。

"长远来看,和平利用太空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已成为航天强国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技术突破,对未来全球资源利用格局和国际航天竞争态势具有深远影响。"张传军说。

在张传军看来,中国航天发展的突出特征,在于选择了一条稳健务实、以我为主、系统创新的技术路线。不盲目追求短期突破,而是基于自身需求与国家战略,系统布局、扎实推进,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中国航天正以扎实的科技实力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持续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