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青岛街头,13岁男孩陪残疾父亲摆摊卖早餐,多年来风雨无阻
打豆浆、敲鸡蛋,每一个步骤都格外娴熟。
近日,一位凌晨4点陪残疾父亲摆摊卖早餐的男孩进入到大众视野,餐车在工地旁边,男孩娴熟地敲鸡蛋、撑袋子,撤摊后背上书包独自走进校园。
据了解,男孩小宇的妈妈乳腺癌离世,父亲双腿残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宇风雨无阻陪伴父亲出摊营生。从小朋友到大孩子,小宇不仅是父亲张善领的家人,也是他乐观面对人生的希望。

陪父亲摆摊多年
一则男孩陪伴残疾父亲摆摊卖早餐的快讯登上青岛热搜榜,拍摄者是残疾父亲张善领的一位食客,他可能也没想到一次无心的拍摄,让千千万万的网友关注到了这一对"苦命"而又幸运的父子。
小宇今年13岁,上六年级,自一年级起他便开始陪同父亲摆摊卖早餐,从工地旁到校门口,这些年来,与张善领风霜与共。
"我是残疾人,双腿残疾,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有很多,这个早餐摊现在支撑着家里所有的生活开销,吃喝拉撒,包括小宇上学。"张善领介绍。
凌晨4点多,张善领已经起床,备菜、装鸡蛋、打豆浆。打豆浆的"嗡嗡声"如同闹钟一般,小宇也睁开睡眼。因张善领腿脚不便,小宇会将父亲用的工具和食材搬到早餐车上,然后跑楼打水,再跟父亲一同出发。
张善领回忆道:"以前真没想着让孩子跟着一起摆摊,有时候天不亮打豆浆的声音把孩子吵醒了,他就帮我一起忙活着。忙活完了看表距离上学的时间还早,想让他多睡一会儿,但是孩子说睡不着了,想跟我一起摆摊帮忙。"
一年级的小宇个头较矮,站在餐车中几乎与桌子台面平齐,张善领做完手上的手抓饼,小宇已经将塑料袋撑好,饼进袋子,小宇则用稚嫩的双手小心地系上袋子递到客人手中,不忘叮嘱食客饼刚出锅,会有些烫。餐车缺水时,小宇则提上小桶开始跑楼,小小的身子在张善领的视线中来回穿梭……
"现在六年级了,跟着餐车一起长大的,从只能撑袋子到现在能打鸡蛋能做饼,以前人多我会忙不过来,如今他也能独当一面,手忙脚乱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张善领说。
摆摊的位置在一处工地旁,夏季天亮得早,父子俩凌晨4点便出现在这个热闹的角落,冬季天寒出摊时间稍晚一些,5点多钟,餐车前已是工人排起的长长队伍。
张善领讲述道:"我们上午出摊的时间一般跟着工人的工作时间走,他们出来早,我们也就早一些,再就是上学的孩子,到了孩子进校时间,我也该撤摊了,小宇帮完忙自己整个饼,吃完了进校上学,这些年,我从来没有送他上过学,想来都是亏欠。"
偶尔放学,张善领的摊车依然在,小宇会接着给父亲打下手,课业较忙时,他则趴在餐车旁的石墩上写作业,车水马龙间,小宇却格外安静。

"我只有爸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