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步追赶到局部领先 你如何看待中国航天的发展成就?(2)

2025-09-29 10:42  中国工业报

卫星系统:从"东方红"到"北斗"

自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至今,中国已建成覆盖通信、气象、海洋、遥感、导航等多门类、多轨道的卫星网络体系。其中,北斗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历时二十余年发展,已完成三代组网建设,服务覆盖全球,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后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并深入赋能智能手机定位、车辆导航和共享经济等民用场景。

张传军指出,北斗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国外技术在卫星导航领域的长期垄断,实现国家时空信息的自主可控。它不仅是"国之重器",更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提升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关键支撑。从更深层次看,北斗肩负着守护国家时空安全命脉的使命,是国家主权在空间领域的重要延伸。

"北斗系统不仅是航天强国的标志性成就,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航天'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初心与担当。"张传军说。

载人航天:从神舟飞天到天宫常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足国情,选择了以神舟飞船和长征火箭为核心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技术路线。工程实施明确"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通过神舟一号至五号实现航天员安全往返,第二步借助神舟六号至十一号实现交会对接、推进剂补加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通过神舟十二号及后续任务全面建成天宫空间站。通过该战略,中国先后突破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中长期在轨驻留等关键技术。

目前,天宫空间站已形成由天和核心舱、问天与梦天实验舱、天舟货运飞船、神舟飞船等组成的"T"字构型,并进入长期有人驻留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在轨开展太空科学实验,涵盖生物制药、材料研究、农业育种等多个方向。

张传军表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局部领跑的跨越,不仅掌握了大型空间设施建造和运营的能力,也在部分技术及应用层面达到国际前沿水平。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展空间规模、深化空间应用,走出一条稳健而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