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没想到,郑丽文面对侯友宜摊牌,使出最绝一招:重用江怡臻

2025-11-07 14:22  头条

外部风向先变了。美国自己一地鸡毛,内政怨气沸腾,连"放弃台湾"的声音都开始冒头。媒体写着"4200万人在挨饿",政客新闻网之类的调查说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在"故意欺骗",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干脆呼吁"来一场革命"。一边是加州州长纽森嘲讽特朗普"根本不在乎你们",一边是特朗普还在折腾对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动武的想法,甚至还搞了一场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样的奢靡派对。

与此同时,国内外不少评论把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拿来和G7合并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再想长期高举"台湾牌",力不从心。外力承托在松动,这是郑丽文上任后做局的最大背景。更关键的是,奥巴马此时突然高调发声,指责"在特朗普带领下,美国正处于一个相当黑暗的时刻",外界普遍把这解读为民主党内部打"回马枪"准备反攻。

就在民进党试图借军情放大紧张的时候,当时解放军的轰-6K还一度现身台湾附近,赖清德想把压力打到蓝营头上,逼国民党陪他一起对抗大陆。郑丽文没有接招,而是让两个即将担任副主席的人先把话摊开:张荣恭公开警告蓝营里的人,别再做"和谈后和平割裂"的美梦;萧旭岑正面表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节奏从此刻倒了过去,蓝营不跟着民进党的鼓点走,郑丽文把"道德绑架"原样退回去。

更狠的一步落在第三波人事,郑丽文直接把新北市议员江怡臻请进党中央做发言人。江怡臻什么来头?侯友宜竞选工作室的发言人,侯系统的人。这招等于当面摊牌:我把你的核心人马抬进党中央,你是继续在外面冷眼旁观,还是回到桌边谈整合?之前郝龙斌中秋去拜访侯友宜、彼此相谈甚欢,还力挺郝要胜选;等到郑丽文胜出后,侯没有出席交接,这个疙瘩摆在那。现在郑丽文用"任命"把话说透,逼的是态度,也是队形。

别忘了,郑丽文前两波布局就已经先把地基打牢了,她任命了含萧旭岑在内的四位副主席及正副秘书长。萧是什么资源?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被视为"新大陆"的关键纽带,曾到大陆并获国台办主任宋涛接见。这一任命等于一箭双雕,对内稳住马英九系统的支持,对外释放"路线可对话、可落地"的信号。郑丽文接任当天的讲话也是很直接的,要把"羊群变狮群",要"开创百年两岸和平"。台下的马英九不但鼓掌,还数次拭泪,这个画面,本身就是队伍重新站位的标志。

但做局不能只看政治光谱,还得先活下去。国民党党产被查封,她一上任摊开的是负债21.2亿元、短期借款3000万元的窘境。她的处理方式是"先稳定、再统合":人事稳盘,话语定调,财政问题分解处理,至少把"能动起来"的机关先转起来。

客观说,她接任那天的气氛并不好看。台中市长卢秀燕、桃园市长张善政、新北市长侯友宜都没有出席;赵少康更是以"答应东海大学邀请"为由缺席,这位此前帮郝龙斌对抗郑丽文的人,还给郑扣过帽子,甚至放过狠话,"不要乱来,否则命令出不了办公室"。这些都是公开场面,谁都看得见:蓝营内部仍有撕扯,郑丽文的"整合"到底是口号还是本事,必须拿硬动作去证明。

胡锡进说她扭转了国民党的退缩,举起反"台独"的旗帜;苑举正教授评估她的当选带来"三个希望";大陆不少网友干脆称她"统一女神"。这份光环既是支持,也是压力。台湾局势复杂、民进党"狗急跳墙",蓝营又有裂痕,这些期待会成为倒逼:你到底能不能把盘子兜住?

几个回合下来,答案渐渐清楚。江怡臻进党中央、萧旭岑稳住"马系"并对上大陆接口、张荣恭立规矩,这些具体棋子放下去后,各方开始重估郑丽文:她不是"激进后辈",而是能整派系、能整盘、敢用人的领导者。赖清德大概没想到,对手这次不是招牌口号,而是实打实的组织工程。

把内外两条线并起来看,结论就顺理成章:如果美国真的在"台湾牌"上退一步,岛内外压力同步下降,而国民党内部又因用人整合出"共同目标",民进党就会被迫回到政策成效的正面战场。在这种结构里,郑丽文不是"喊口号的人",而是"改队形的人"。只要外力松、内力合,她确实有机会把民进党拉下台,把两岸议程推回和平轨道。尤其当特朗普还想继续在委内瑞拉那里硬碰硬时,马杜罗已经开始向中俄伊求助,这种局面本身就是美国霸权"已经撑不住"且"别无余力再管台湾"的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