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真正让俄乌结下血海深仇的,是1932-1933年的乌克兰大饥荒。当时苏联搞强制农业集体化,为了保障工业化粮食供应,对乌克兰实行高压征粮,哪怕粮食减产、灾荒来临也不松口。政府不仅收走了农民的全部存粮,还封锁边界不让饥民逃亡,导致大量乌克兰人饿死。
关于死亡人数,各方说法不一,但公认的数字在300万到500万之间,相当于乌克兰当时四分之一的人口。饿殍遍野的惨状,成了乌克兰人心中永远的痛。很多乌克兰人认为这是对本民族的"种族灭绝",而俄罗斯则认为是苏联政策的失误,双方至今对此争论不休,这段历史也成了俄乌之间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
不过客观说,苏联时期的乌克兰也并非全是苦难。作为苏联的工业重镇,乌克兰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水平一度高于苏联平均水平。赫鲁晓夫1954年把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也是为了庆祝俄乌结盟300周年,当时没人觉得有问题,毕竟都是一个国家里的调整,谁也没料到几十年后会因此反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