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放下电话,特朗普就宣布访华,释放信号非同一般!美财长预言2026年,可能出现前所未有一幕
据凤凰卫视报道,11月24日晚,中美元首的一通越洋电话搅动全球格局。通话时长约一小时,氛围被双方共同定义为积极、友好且具建设性,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两国元首经常性交往的延续,更是三周前韩国会晤的务实跟进。电话挂断后,特朗普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声,不仅盛赞通话成果,确认已接受明年四月访华邀请,更向中方发出下半年访美邀约,提及俄乌局势、芬太尼、农产品等多个议题时,直言为美国农民达成"良好且重要的协议"。白宫发言人莱维特随后补充,通话核心聚焦贸易协议推进与双边关系发展,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仅被简要提及。
2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毛宁明确回应通话由美方发起,强调元首沟通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意义。同日,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表态更添热度,既证实中国购买美国大豆"完全按计划进行",又抛出震撼性预言--2026年中美可能举行四次会晤。而后媒体的报道则用事实印证了合作诚意:两艘中国货轮正驶向美国装载大豆,另一艘将运载高粱,数月前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零订单"的窘境已然逆转。

这一系列密集动作背后,是大国关系从博弈走向务实的深刻转变。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绝非单纯的经贸行为,对美国农业州而言,这是及时雨般的经济纾困,要知道此前美国农业界因对华出口停滞忧心忡忡,大豆协会多次呼吁重启合作。对中国而言,大豆作为饲料用粮和食用油原料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稳定进口既能填补国内供给缺口,又能丰富粮食进口结构,降低单一供应源风险。更重要的是,这是中方以实际行动释放的合作诚意,但这份诚意有着明确前提--双向对等。
特朗普政府近期的表现确实透着务实,中日关系出现波动时,美方没有选择站队日本,反而主动斡旋通话,足以说明其不愿与中国再次陷入对抗僵局。但这绝非美国突然转变立场,而是中国综合实力提升与坚定斗争意志换来的必然结果。大国交往从来都是实力说了算,中方既展现合作姿态,也从未放弃核心利益底线,这种刚柔并济的态度让美方认清现实: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务实合作才符合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