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争:中国压倒性的主导地位
根据报告:
中国稀土开采量占全球60%
稀土加工量占全球90%
全球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也在中国
这是一个比石油还要集中和敏感的资源体系。世界看似在能源转型,其实更深一层,是在上演一场关于资源主权、技术主导与产业话语权的博弈。
风险在哪里?对中国的"单点依赖"
报告警示,一旦中国收紧出口,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将陷入"卡脖子"危机。
2023年,中国已经对部分稀土实施出口限制,欧美各国如坐针毡:
美国被迫重启芒廷帕斯矿
欧盟调查瑞典稀土储备
日本与沙特联合开发阿拉伯地盾
但目前为止,中国仍是唯一具备完整开采-加工-输出全链条的国家。
另辟蹊径:特斯拉们的"去稀土"实验
面对被"卡脖子"的风险,企业也在找出路:
特斯拉宣布下一代车型摆脱稀土依赖
雷诺、宝马研发外励磁同步电机(EESM),不再使用永磁体
沙特砸重金进军矿产,谋求从"石油帝国"变身"稀土新星"
去稀土技术尚在试验田,但一场资源权力重构已悄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