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智行没撑到IPO:行业从扩张争夺转向现金流求生

2025-11-25 10:48  新黄河

"五年内实现盈利。"文远知行 CEO 韩旭曾给出这一时间表,但随即补充,受政策与市场影响,"具体时间难以预测"。这句补充是行业现实的缩影:曾被描绘为长期赛道的成长确定性,在资本与政策的双重挤压下,正逐步被重新量化。

2025 年 11 月,智能驾驶行业同时暴露出两个极端:一面是毫末智行发布"停工放假"通知,员工曝出拖欠薪资;另一面是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在港交所上市后遭遇二级市场的抛售。

毫末智行停工、卓驭结盟以及小马智行的股价腰斩,这些看似分散的事件实际上拼接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线:资本热情撤退、主机厂收回核心权利,独立方案商正在被现金流拷问。

明星公司停摆,谁在"断血"?

毫末智行的停工,是"中间层"脆弱的直接证据。记者获得一份公司内部"停工放假通知",并采访到多位员工,他们一致反映存在"欠薪两个月"情况。毫末智行曾被视为有长城汽车体系背书的明星企业,但当一级市场的评估标准从想象空间转向真实现金流时,它暴露出无法持续自我造血的致命弱点。

行业层面的资金干涸同样印证这一点。IT桔子统计显示,2024 年全行业融资仅 102 亿元,同比下降 58%。一级市场不再购买长期讲故事的企业模型,转而聚焦短期内能否止血与自我供血。缺乏稳健营收与持续商业化路径的公司,无法承受这种结构性收紧。

同样的路,纵目科技也走过一遍。企查查资料显示,纵目 2024 年新增被执行案件 14 起、涉案金额合计 1.47 亿元。今年 4 月,纵目科技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当外部融资断裂时,企业对供给方的支付能力迅速退化。所谓的技术护城河,在现实的现金流压力下,迅速被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