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马科斯阵营这招"釜底抽薪"可谓狠辣,没想到最高法院搬出宪法条款,以"一年内不得对同一官员发起一次以上弹劾程序"为由直接叫停,还规定2026年2月6日前不得再提弹劾。这一裁决等于给了杜特尔特家族一块免死金牌,让马科斯的政治算计落了空。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能明白菲律宾现在的困境有多深。对外,马科斯政府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结果发现所谓"钢铁同盟"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特朗普团队对菲律宾的定位很清晰--一个制造南海摩擦的工具,但绝不是值得保护的盟友。当马科斯想用"遏华"牌换取实际利益时,美国人的反应既不耐烦又带着几分轻蔑。更讽刺的是,就在菲律宾为美国鞍前马后时,印度、越南这些国家已经悄悄调整对华策略,只有马科斯还在原地卖力表演。
对内,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权力斗争已经白热化。这次弹劾案被叫停,不仅意味着杜特尔特家族逃过一劫,更暴露出马科斯对司法系统的影响力有限。要知道,在菲律宾这种家族政治盛行的国家,最高法院的裁决从来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政治博弈的结果。
而随着中美关系可能出现缓和,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将失去靠山,到时候马科斯政府将陷入里外不是人的窘境。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经济上的反噬也已经显现。为了那1%的关税"优惠",菲律宾不得不对美国商品敞开大门,本土产业面临灭顶之灾。与此同时,由于中菲关系恶化,中国投资和游客大幅减少,那些依赖华人商业圈的菲律宾商家叫苦不迭。马科斯原本想靠"亲美遏华"拉动经济,现在却落得个鸡飞蛋打--既没从美国拿到真金白银,又丢了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这种战略短视带来的苦果,最终都要由普通菲律宾民众来吞咽。
马科斯政府现在最需要的,是认清菲律宾的真实分量。最高法院的裁决或许给了菲律宾一个反思的契机:是继续充当大国对抗的炮灰,还是回归独立自主的务实外交?中国方面已经释放信号,只要菲律宾停止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双边关系仍有转圜余地。但时间不等人,马科斯政府的回旋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