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中国提要求,被中国代表一句话堵回去,中方态度很明确,美财长坦言:中方太老练(2)

2025-08-04 15:38  掌中要闻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淡定,关键在于手里握着三张硬牌。

第一张是供应链自主权。即使美国真的实施500%关税,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也相当有限。

第二张是金融防火墙。人民币日均交易量已经突破,成为俄罗斯外汇市场最活跃的货币之一。当中俄能源贸易改用本币结算时,美国的金融制裁就失去了着力点。

第三张是反制工具箱。中国减少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就是明证--2025年上半年,中国LNG进口量同比暴跌,直接导致美国页岩气出口商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订单。如果美国执意加征关税,中国完全可以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或者在关键矿产领域采取对等措施。

这场能源较量的深层意义,其实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贸易争端。它折射出国际秩序正在经历的根本性变化--单边主义越来越行不通了。

更值得玩味的是战略时机的选择。俄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言,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政治表态与能源合作的联动,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不是临时拼凑的权宜之计,而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和相似国际立场上的长期安排。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回看这场博弈,美国财政部长的关税威胁更像是一次战略误判。他低估了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准备程度,高估了美国制裁的威慑力,更误读了时代潮流--在多极化世界中,用单边手段解决复杂问题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而中方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别:用一句话划清红线,用一组数据展示实力,用一个军演传递信号。这种绵里藏针的反制,让美国的威胁显得既笨拙又无力。

霸权的黄昏里,新的秩序正在海浪之下悄然成形。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场博弈最重要的收获或许不是保住了俄罗斯石油进口,而是再次证明--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唯有实力和定力,才是最可靠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