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凉"四个字,在杨少华的葬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天还在电视里说学逗唱,转眼灵堂就成了背景板,直播、敲锣、光膀小伙翻跟头,啥热闹往哪凑。
观众看得一愣一愣:这是葬礼,还是秀场?
先说人。
马季当年一走,姜昆冯巩郭德纲哭着排队鞠躬;到了杨少华,圈里大咖几乎没人影。
是同辈分量不同?
可杨少华当年也曾拖着病体给郭德纲站台。
说白了,交情这东西,挡在前面的不只有时间,还有利益裂缝。
郭杨两家前几年闹过矛盾,最后连个体面到场都省了,花圈了事。
再说场面。
马季走,白色鲜花围着,安安静静;杨少华走,纹身大哥讲话、得道高僧蹦迪,孝子杨议一边敲鼓一边笑,转头就开播谈遗产:"现金四个亿,哥儿几个一人一个亿,谁都别惦记。"头七还没凉透,算盘珠子已经蹦到观众脸上。
网友直接开骂:老爷子在世最讲究体面,死后却被自家孩子整成大型社死现场。
最刺心的对比是人情账本。
二十年前马季送别,上百名观众凌晨五点赶来只为了鞠一躬;今天杨少华送别,门口冷清得连回声都显得多余。
不是观众变了,是后人把一场告别做成了流量交易。
别怪圈里人不到场,谁愿意陪演这场"群魔乱舞"?
有人说:葬礼冷清就代表一生失败?
并不。
杨少华留下的作品依旧在短视频循环播放,观众看了还是笑。
只不过笑声过后再看现实,才发现:生前再红,也抵不过死后子女的一场拆台。
体面是自己攒的,也是家人给的。
灵堂不是舞台,锣鼓一响,人心分数就亮在公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