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有点意思。之前市场一直不怎么看好6月份,因为6月份吧,从以往的情况来看,6月份一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但出人意料的是,6月不仅玉米、小麦涨了,猪价也涨了,并且延续到7月初还创了个高点,全国生猪均价一下涨到了15.5元/公斤。
这也让之前看跌的人是啪啪打脸。但是很遗憾,这波涨势却没能延续,高点一过马上就掉头下跌了。这一跌虽然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吧,但算算时间也连续跌了有半个月了,不但猪价重点快速下滑到14元出头,而且有多个地区都跌破了14元/公斤大关。也就是说,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猪价整体下跌的幅度就超过了1元/公斤。
我们之前发文章说,往年七八月的高点可能要泡汤了,而从猪价的行情来看,也确实是跌跌不休。不过,就在近日,跌了半个月的猪价突然反涨了,虽然说涨幅不大,但也再次让市场看到了希望。毕竟七八月可是猪价的黄金月份呀!
那么,猪价冲高还有戏吗?
首先来说,猪价这么突然一涨,透露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底部支撑强劲。
什么支撑呢?
第一个是中大猪存栏在降低。
之前生猪市场除了产能压力以外,还有一个压力就是中大猪存栏较多,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存栏量下,大猪占比较高的话那么产出的猪肉也就更多,也就更加剧了下游市场的供需错配。
要知道现在这个季度基本是仅次于年后的淡季,天气炎热,猪肉消费低迷,所以根本消化不了多少猪肉。
但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6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是存栏环比下降了0.8%,而生猪宰后均重也降到了90公斤以下,这说明生猪市场的压力减轻了。
第二个支撑则是成本。
今年在政策红利下,玉米持续上涨,带动着饲料价格也不断上涨,也就增加了养殖成本,所以当猪价跌至14元/公斤附近时,养殖端抵触情绪是比较高的,动作上也更倾向于减少出栏。
那么,猪价还能冲高吗?
答案是很渺茫。
因为生猪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之前生猪行情之所以陷于泥潭,主要就是两件事搞出来的:
一个是大企业持续不断地扩产,使能繁母猪产能不断回升;另一个则是二次育肥拼命冲击市场,扰乱了生猪原有的节奏。
但自从官方明确提出要求大企业停止扩产,并降重出栏,以及减少销售二次育肥猪以后,市场的风向就变了。
这意味着压栏赌市等动作将明显减轻,供应端没有太缩量,那么猪价的冲高动力就大大减小了。
而且不仅如此,从多个数据来看,下半年生猪出栏的压力依然很大。
比如从今年年初开始,一直到5月份,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加,如果按照出栏时间来算,下半年正是出栏的高峰。
而从上半年生猪饲料来看,产量也呈增长态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下半年的出栏压力不小。
而近日农业农村部相关专家也表态称,预计三季度猪价会有季节性回升,但是涨幅有限。所以猪价大涨可能要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