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起今年的三伏天究竟会是如何一番景象。俗话说:"早大暑凉飕飕,晚大暑晒死牛",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大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暗示了大暑时间早晚与气温高低的关联。那么,2025年的大暑是早是晚?三伏天又将会是怎样的热度呢?
7月22日就会迎来大暑节气,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个节气,我们经常听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说的就是这个时候,当大暑结束之后,就会迎来凉爽的秋天。
三伏天是指夏季最炎热的时段,通常出现在大暑之后。根据农历的规定,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共计30天或40天。初伏一般出现在大暑后的第10天左右,中伏则在大暑后的第20天左右,末伏则在大暑后的第30天左右。因此,要判断2025年的三伏天热不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7月22日大暑,今年大暑"不一般",4个特点,有啥讲究和说法?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第一个特点:今年是暑包伏
正常来讲,小暑与大暑之间,正好就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一个阶段,而大暑一般是在中伏的前后,如果是大暑在中伏之前,那么就是暑包伏,如果是大暑在中伏之后,那么就是伏包暑。
今年中伏的时间是8月9日到8月18日,而大暑交节的时间则是在7月22日,大暑的时间在中伏的前面,是典型的暑包伏。而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天气则会比较的炎热,正如农谚说的"暑包伏旱断河,伏包暑水满塘",意思就是天气后续会非常的炎热。
第二个特点:今年是下午大暑
大暑的具体交接时间,在每年都是不一样的,人们通过观察其规律,便总结了上午大暑,还有下午大暑,如果大暑的交接时间是在中午12点以前,那么就是上午大暑,如果在中午12点之后,就是下午大暑。
农谚有"上午大暑把扇丢,下午大暑热死牛",今年大暑的交节时间是在7月22日21点29分11秒,很明显今年是"下午大暑",按照农谚的说法,今年也是会特别的炎热。
第三个特点:今年是大暑在月尾
大暑在公历的时间上相差不多,但是在农历上的时间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所有的时候在六月初,有的时候是六月中旬,也有的时候是六月的下旬,而今年大暑的时界就是在农历的六月廿八,是典型的大暑在月尾。
农谚有提到"大暑在头,冻死老牛,大暑在尾,八月大热",意思就是大暑如果是在月尾的话,天气会变得格外的炎热,这也表明今年的天气会异常的炎热。
第四个特点:今年是白虎日大暑
古人认为每天的日子,都有不同的神祀轮值,而大暑这天,恰巧就是白虎日,也就是白虎当值。白虎是四象之一,代表西方、秋季、刑杀,在值神体系中主凶灾、伤疾、官非;民间认为白虎当值日不宜远行、动土、诉讼,要防口舌和意外伤。
所以大暑这天也被人们称之为凶日,其实让笔者说,就是提醒的大家要小心暑热带来的一个伤害。
今年的大暑不一般,它是暑包伏,同时也是下午大暑,而且还是大暑在月尾,以及白虎日大暑,而这都提醒我们,后续的天气会比较的炎热,我们要做好防暑的准备工作,当然这些只是古人的一个说法,但是仍然值得我们去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