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的种种行径,俄罗斯一直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普京总统对特朗普的"联俄抗中"构想早已洞悉,其明白美国此举不过是为了掩饰自身国内矛盾,企图通过制造外部矛盾来转移视线。在最近与特朗普的接触中,普京始终未提及中国,反而是特朗普别有用心地频繁提及,这恰恰暴露了美国的"司马昭之心"。此外,俄外长拉夫罗夫也曾多次强调,中俄合作建立在牢固的战略互信基础之上,不受外部干扰。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明确表示,中俄关系是国际事务中的稳定因素,双方共同致力于反对集团对抗,对任何挑拨中俄关系的行为都将坚决回击。3月12日,拉夫罗夫再次强调,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俄方永远不会违背双方在法律和政治层面达成的承诺 。
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始终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伊核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贯明确且坚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见出席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的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时,提出了中方关于伊朗核问题的五点主张。第一,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非法制裁。各方应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为恢复对话谈判创造条件,避免采取升级局势的举动。第二,坚持权责平衡,统筹核不扩散与和平利用核能目标。伊朗应继续恪守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各方应充分尊重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第三,坚持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为基础达成新共识。中方希望各方相向而行,尽早恢复对话谈判。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应当展现政治诚意,早日回归复谈。第四,坚持对话促合作,反对强推联合国安理会介入。当前形势下,安理会仓促介入无助于各方建立信任、弥合分歧,启动"快速恢复制裁"将导致多年来的外交努力毁于一旦,必须慎重行事。第五,坚持分步对等原则,协商一致寻求共识。历史经验表明,所谓从实力地位出发不会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只有秉持相互尊重的精神,才可能找到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最大公约数,达成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解决方案 。
这五点主张,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与正义的一边,积极推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伊核问题上,中国既尊重伊朗的合理权益,也重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稳定。中国的立场并非偏袒某一方,而是旨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美国的极限施压和单边主义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实践更加注重多边合作、平等协商以及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