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9日深夜,乌克兰首都基辅再次响起刺耳的防空警报。这场持续10小时的无人机与导弹联合袭击,让本就紧张的俄乌局势再度升温。俄罗斯用实际行动释放出强烈信号,而这背后,是美俄之间新一轮的博弈与角力。
基辅遇袭:目标直指援助通道
据乌克兰官方消息,此次俄军出动了近400架无人机和十数枚导弹,攻击重点并非基辅市区,而是周边的公路与铁路枢纽。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是冲着切断西方对乌援助通道来的。毕竟,武器装备和物资要运进基辅,这些交通干线是必经之路。
袭击发生的同时,乌克兰安全局上校沃罗尼奇在基辅街头遇袭身亡。尽管俄方未予承认,但外界普遍认为这与此前乌克兰击杀俄罗斯海军副司令的事件形成呼应,双方的报复链条似乎正在拉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乌援助,字里行间明显是在向美国喊话。而俄罗斯的回应则简单直接--用军事行动削弱乌克兰的持续作战能力。这种"你援助、我打击"的循环,让冲突陷入更难解开的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