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本专家预测属实,以中国现有实力,日本能坚持多久

2025-07-15 10:20  头条

4月份,伴随中美"关税互殴",世界普遍存在两大担忧。

第一种担忧,担心恼羞成怒的美国会不会直接"掀桌子"。但是,这种担心很快被不少人否定。与美国亲自下场相比,美国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

第二种担忧,是担心日本扮演"亚太版乌克兰",替美国"冲锋陷阵",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

倘若第二种担忧变成现实,中日之间一旦"亮刀子"开打,前2到3个小时算得上属于日本的"生死时刻"。

若日本扛不住3小时,接下来引发的3个后果,对日本而言将是"灭顶之灾"。

日本"引狼入室",走乌克兰老路

中日之间是否爆发"军事冲突"这件事,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无的放矢。

4月16日,特朗普在当天表示,他会见了到访的日本代表团。双方讨论的不仅是关税,还包括如何"孤立"中国,以及所谓的"军事支持费用",也就是日本向美国采购更多武器弹药与装备,以换取美国降低对日本的关税。

在谈判之后,特朗普直言,双方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很显然,日本向美国低头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们其实还不用过分的担忧,但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在4月2日的时候,签署"征税"行政令。

结果,日本在4月6日这天,不仅发布了日本今年的外交"蓝皮书",而且还在"蓝皮书"中将中国捍卫台海稳定的种种动作,称之为对日本造成"前所未有的战略安全挑衅"。

翻译一下,其实就是将我们定义称为"未公开、明确的敌人",也就是所谓的假想敌。

再进一步讲,日本相信,未来某一天,中日必有一战,而日本早就开始为那一天做准备。所以,中美"亮家伙"之前,大概率日本打头阵。

也就是,中日之间先美国一步,爆发军事冲突。但是,日本扛得住中国的军事碾压吗?

答案,肯定扛不住!

所以,日本有了三大外援。

第一个外援,也是日本最看重的"核心外援",它就是北约。

4月9日,也就是日本刚刚发布"蓝皮书",将我们定义称为"假想敌"和"史无前例挑战"的第三天。

日本首相石破茂邀请了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访问日本,随后双方在9日当天展开会晤,并在会晤中亲自"引狼入室"的邀请北约这个"外来人"进一步介入印太地区的事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就像是"演双簧戏"。

吕特提醒日本,一定要注意中国正在大规模"军备扩张与强化",从而"破坏"了地区稳定,而日本则表示:"没错,没错,所以诚邀北约前来维持地方稳定"。

一唱一和。但我们更要看到,由日本这个"亚奸"引路,北约深入印太、介入亚太事务已成必然。

这也是日本给自己找到的第一大"帮手"、"外援"。

第二个外援,自然是美国,以及美国的"核心圈"国家,即"奥库斯"成员国。

4月16日,据美国太平洋空军网站消息称,前一天,也就是15日,从美国得克萨斯州戴耶斯空军基地起飞的一支B-1B"枪骑兵"轰炸机编队已经顺利飞抵、降落在日本的三泽空军基地。

表面上看,这支"轰炸机"编队跑过来是为了参加联合军演。

但实际上,这支"轰炸机"编队出现在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背后。

美军认为,中国在东海的军事行动越来越多,所以必须压下中国在东海地区的这股"势头",而这支"轰炸机"编队的出现,不仅能起到"震慑"作用,而且还能加强日本在西南部的军事存在感。

简单地说,就是"震慑"中国军队的同时,给日本"壮胆"。

派"轰炸机"践行"承诺"的同时,也充当着"督战队"的作用,盯着、逼迫日本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作用",做好"冲锋陷阵"、"主动碰瓷"的准备。

更具体一点讲,在3月30日,特朗普政府安排五角大楼负责人皮特·海格塞斯访问日本,并于当天与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展开会晤。

这次会晤的"核心目的"就一个,逼迫日本进一步"放权"给美日两国此前刚刚建立不久的"美日联合作战司令部"。

事实上,日本更信奉"苟道",也就是能"苟起来",尽量不让自己成为中美对抗的"牺牲品"。但是,美国却把日本当成了"冲锋陷阵的耗材",而且为了让日本听话,逼着日本组建"联合作战司令部"。

原本日本还试图拖着,不肯放权,从而把"战争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

但如今,随着皮特·海格塞斯的到访,还有"轰炸机"编队亲自驻扎日本。日本想要"苟下去"已然不可能了。

第三个目的,自然是在彰显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

再加上日本与"奥库斯"之前眉来眼去的军事合作,可以说美国以及"奥库斯"就是日本请来的"后方外援"。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外援,说来有些"可笑",它就是菲律宾。

日本为何看得上菲律宾?

很简单,日本不甘心充当"一线炮灰",所以打算将菲律宾培养成为"冲锋在第一线的炮灰"。

为此,在2个月前,也就是2月22日,日本直接安排防卫大臣中谷元访问菲律宾,并于2月24日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举行会谈后,双方正式启动《情报保护协定》谈判,也就是日本将为菲律宾提供"情报支持"。

不止如此,在此之前,日本不断给菲律宾"半送半卖的送装备"。

像是2020年3月,日本将自家最先进的"J/FPS-3MEs有源相控阵雷达"以5.5亿美元3套的价格,卖给了菲律宾,并于2023年12月中旬交付了最后一套。

这个价格尽管不便宜,但问题是这套雷达系统不仅是日本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防空雷达系统,而且也是日本"武器禁运"解封以来,首次出口这类军事装备。

这个价格本身不仅是"雷达"价格,其中还涵盖了日本"打破禁忌"所引发的外界质疑。

但随后,日本又向菲律宾"赠送"巡逻艇,并把自家的"巡逻机"以近乎"白菜价"租借给菲律宾。

不止如此,日本在2024年5月,日本主动给菲律宾"放贷",以贷款方式紧急追加5艘2000吨位的大型巡逻船给菲律宾,还帮其训练巡逻船队员,以便更好的应对中国。

日本对菲律宾诸如此类的支持,可谓是不胜枚举。

看到这里,相信日本的算盘国际社会皆知。

日本的3小时"生死时刻"

为何说中日一旦"开殴",前2到3小时的成败,将关乎日本的"生死存亡",甚是可以说是日本的"生死时刻"?

原因很简单,真到了中日"动手"的那一刻,与其说是中日"交手",不如说是中国在与美国"代理人"日本交手。

如若不能尽快拿下日本,废掉日本主要战力,及时达成震慑美国、北约等诸多宵小的目的。那么,接下来等待中国的,将是无休无止的"代理人战争"。

所以,无论是对中国而言,还是日本、美国也罢,大家都心知肚明,一旦"开打"中方一定会全力以赴、速战速决。

通常来讲,双方开战的第1个小时,中国海军会封锁日本与外界的联系,也就是"封锁海陆空",并针对日本自己的军事基地,以及美军位于日本的88处以上的军事基地展开打击。

原因很简单,驻扎在日本的美军,约有三分之二被部署在位于冲绳的普天间空军基地,该基地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主基地",该基地内存放着超过百架美军武装直升机。

同时,冲绳境内还有号称"远东第一大空军基地"的嘉手纳空军基地。据说,该基地长年部署至少2支F-15战机中队,以及配有大量辅助中队,比如侦察机中队、运输机编队等。

尤其该基地针对的对象,也非常"明确"。一是针对朝鲜,二是策应"台海局势",三是防范俄远东。

所以,一旦中日动手,冲绳这两处美军基地必然"首当其冲"。

第2个小时,瘫痪日本的金融、能源以及工业设施。

换句话说,打仗打的不仅仅是消灭对方的军事反击能力,还包括瘫痪对方的军事潜力。从东京金融中心,到日本全境的能源设施、主要工业设施等,这些都必须瘫痪掉,而在其中日本东京将成为重点"招待"的对象。

至于第3个小时,自然是展开"登岛行动",不求全部掌控,但需要控制住主要港口,以及关键设施。

所以,如果日本扛不住前3个小时的进攻,基本上日本就真的被废了。但也会引发3大后果,甚至对日本而言,必然是"灭顶之灾"。

3大后果,日本或迎来"灭顶之灾"

若日本扛不住前3小时,日本迎来的第一大"可怕后果"必然是"东京"失守。

日本东京不仅是日本的政治、金融乃至工业中心。更重要的,美日联合作战司令部就设立在日本东京中心区域。

此外,在东京周围,还有两处美军基地,分别是作为美空军指挥中心所在的横田空军基地,以及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唯一一处"海外航母母港"。

所以,一旦开战,若说冲绳排第一,东京绝对排第二,这"哥俩"一个都跑不了,而且大概率同时"挨揍"。

第二个"可怕后果",中日一旦"动手",哪怕美国不寻求直接开战,但美国、北约,以及"奥库斯"都将对华展开"极致制裁"。

全球化将真正意义上"支离破碎",而不是仅局限于"破碎",却并未彻底"解体"。

所以,特朗普"关税战"背后,实际上也是一次针对中美"完全脱钩"的一次"极压测试"。

第三个"可怕后果",中美围绕"太平洋"之争,将彻底"打响",而俄罗斯也必然出手。届时,中美俄欧都将齐聚"太平洋"。

众所周知,日本与台湾是维系"第一岛链"的关键。一旦中日"开打",日本若顶不住,那么第一岛链这条"困龙湾"、"捆龙绳"将彻底被中国挣脱。

这也意味着西太平洋的出入口,真正意义上向中国敞开。

同时,俄罗斯也必然从"北方四岛"出兵,"剑指"北海道。因为北海道是扼住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咽喉"之地,所以这里也被称为"日本北门的锁钥",寓意将俄罗斯挡在门外。

所以,中日一旦动手,俄罗斯必取北海道,绝不允许这里被其他国家占据。

届时,中、俄,以及美国、北约都将卷入其中,而战场大概率会聚焦于西太平洋上,而澳大利亚这个南太平洋国家将成为美国以及北约的前线战场所在地。

所以,中日"动手"之时,就是中俄与美国以及北约彻底"掀桌子"的时候,而日本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即日本一旦"湿身",必然要拉美国以及北约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一起"湿身"、"下海"。

不得不承认,日本的算计同样颇深,时刻准备着将世界拖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