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风向突变?特朗普不愿看到的事发生,马克龙准备亲自访华

2025-11-17 17:50  头条

欧洲风向突变?特朗普不愿看到的事发生,马克龙准备亲自访华,邀请中国当G7峰会座上宾?

据澎湃新闻报道,彭博社近期抛出的一则消息让国际舆论炸开了锅--2026年G7峰会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下个月访华期间,正式向中国发出G7峰会的出席邀请,而这一计划已经过德法双边会晤并获得德国明确支持。这则消息来得颇为微妙,毕竟刚结束的G7峰会上,各国还在老调重弹妄议涉华议题,甚至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中国外交部当时就给予了严厉驳斥。更具戏剧性的是,2025年加拿大主办的G7峰会堪称近年来最尴尬的一届,特朗普中途愤然离场导致联合公报流产,原本象征"西方共识"的七国集团,硬生生变成了各怀鬼胎的"散伙饭局"。

G7这个冷战后期诞生的西方经济协调机制,如今早已尽显疲态。20世纪80年代,G7成员国的全球GDP占比高达70%,凭借在金融、高新产业、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一度拥有左右全球秩序的话语权。可时过境迁,这个数字如今已跌破40%,全球增长的引擎早已转移到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更讽刺的是,当今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最大的新兴市场、增长最快的科技创新中心都不在G7行列,这个"老派俱乐部"却还在旧框架里讨论新世界的问题,就像一群守着过时地图的探险家,连目的地在哪都摸不清。

马克龙敢冒这个天下之大不韪,绝非一时兴起。法国国内的困境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总理频繁更换如同走马灯,民众示威活动此起彼伏,财政危机缠身,马克龙的支持率持续低迷,若不是半总统制的制度设计,他恐怕早就面临弹劾危机。国内改革举步维艰,国际舞台自然成了他转移焦点的救命稻草。邀请中国这个世界大国出席G7,话题性足够拉满,既能向法国民众塑造自己积极作为的大国领袖形象,又能践行其多年来倡导的"欧洲战略自主",可谓一箭双雕。

德法这对欧盟"双核"的默契配合,更让这一提议多了几分现实基础。德国的心思其实很直白,宝马、奔驰、大众等制造业巨头早已把中国当作"第二本土",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根本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朔尔茨在2024、2025年多次带着企业大团访华,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合作比对抗更划算。对马克龙而言,有了德国的支持,不仅能增强提议的分量,更能向华盛顿传递清晰信号--欧洲不是谁的跟班,我们有自己的外交选项。他真正的算盘,是想借助中国的影响力对冲美国在G7的主导权,让G7从"美国的议事厅"变成"法国主导的圆桌会",从而强化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力,扩大自身外交博弈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