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突然发现:中方虽已恢复稀土供应,但又狠狠将了美国一军

2025-11-14 17:14  郑州广播电视报

美媒突然发现:中方虽已恢复稀土供应,但又狠狠将了美国一军!美西方陷入"稀土焦虑"

据上观新闻报道,11月12日,《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报道让华盛顿的军工复合体坐立难安。这家向来对中美博弈高度敏感的美媒披露,中方已着手对美恢复稀土供应,却同步推出一套"经认证终端用户"供应体制--一边给美国民用企业开绿灯简化审批,一边把与军方沾边的企业彻底挡在门外。这记"温柔一刀",让刚在中美第5轮会谈中看到"休战"希望的美国,瞬间陷入更复杂的战略困境。

中美稀土博弈的转折,始于双方约定的"各退一步"。此前为确保供应链安全,中方实施的稀土管制让美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摆得很清楚,2023年中国占全球稀土矿产量超60%,精加工环节更是牢牢掌控92%的份额,美军F-35战机单架就需要440公斤稀土,近九成依赖中国供应。这种结构性依赖下,中方宣布暂停管制一年的承诺,曾让美国军工巨头松了口气。

可《华尔街日报》扒出的细节,彻底打碎了美方的幻想。新体制下,洛克希德·马丁这类纯军工巨头被直接拉黑,波音这种既造客机又产F-47战机的"军民两用"企业,要过一道比国会预算审批还严的审查关。核心逻辑很明确:稀土可以卖,但必须搞清楚最终用在哪--是造手机屏幕还是导弹制导系统,得全程溯源。有知情人士透露,这套机制相当于给稀土供应链装了"监控探头",企业背景、材料流向一个都跑不了。

最让美国难堪的是,这套"卡脖子"手法还是自己教的。2007年美国就搞出"民用最终用户认证",用这套规则限制中国获取高端芯片和敏感技术,连服务军工的个人都不放过。如今中方照猫画虎,甚至做得更精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镜像反击"。美国财长贝森特急着放话威胁报复性关税,恰恰暴露了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尴尬--想继续拿中国稀土,又不愿被掐住军工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