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经定好决战地点,就在家门口?中方反手一张牌,掐住其死穴

2025-11-27 14:08  头条

近期日本的军事动作愈发激进,不仅在外交层面频繁对华挑衅,更将实质性的威慑力量部署到中国"家门口"--宣布在西南诸岛密集构建导弹部队。从央视军事、日本共同社等官方渠道披露的信息来看,这波部署绝非简单的"防御性举措",而是带有明确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反制准备,早已形成成熟的应对体系。

日本此次导弹部署的核心区域集中在西南诸岛,依据其防卫省11月25日公布的《西南诸岛防卫强化计划》,日方计划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冲绳县石垣岛等8座岛屿,分阶段部署12式岸舰导弹作战单元与03式中程地空导弹系统。从地理距离来看,石垣岛至台湾岛东部海域仅约300公里,种子岛到中国钓鱼岛领海基线更短,仅190余公里,相当于把导弹发射阵地直接建在了中国"家门口的警戒圈"。

更值得警惕的是导弹性能的升级。据共同社援引日本防卫省技术研发部门消息,原本射程仅200公里的12式岸舰导弹,经技术改造后射程已提升至1000公里,且采用车载机动发射模式,具备"打了就跑"的机动部署能力。日本防卫省还毫不掩饰地宣称,这些导弹"可覆盖台海周边海域",其介入中国内政的意图昭然若揭。有军事专家测算,按照日方规划,未来西南诸岛每100公里范围内就将部署一个导弹阵地,形成密集的"对华火力威慑圈",这种规模与密度,显然超出了"自卫防御"的合理范畴。

或许有人认为"日本在本土部署导弹是其内政",但结合地理区位与军事逻辑分析,这一行为对中国的安全威胁极为直接。首先是对关键航道的封锁风险,中国海军舰艇从东海进入西太平洋,宫古海峡、大隅海峡是两大核心通道,而12式导弹增程后恰好能覆盖这两条航道,中国军舰正常航行时可能被日方导弹瞄准,如同在必经路口被架设火炮,严重影响航行安全与战略机动。

其次是对民用领域的波及。台湾岛东部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同时也是中日贸易航线的重要节点,每年有数千艘次民用船舶经此通行。日本导弹的"火力覆盖范围"将该区域纳入其中,一旦出现军事摩擦,民用船只极可能被误判或波及。更甚者,日方还计划在部署导弹的岛屿修建大型弹药库与雷达监测站,计划长期派驻自卫队驻守,这相当于把"炮架子"永久固定在中国家门口,形成长期安全隐患。

正如网友"正义凛然3217eS6"所言:"这不是普通的军事部署,而是对中国安全底线的直接挑战。"中国始终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但面对如此近距离的导弹威胁,绝不会坐视自身安全利益受损。

面对日本的"家门口架炮",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已拿出针对性的反制方案。从海上力量来看,东部战区已实现宫古海峡周边海域的常态化演训,11月24日公布的实弹射击训练中,052D型驱逐舰发射的鹰击-18反舰导弹,精准命中百公里外靶船。该导弹不仅射程超过日本12式,其"亚超结合"的飞行模式还能有效突破反导系统拦截,可对日本导弹发射车、雷达站等目标实施精准打击,相当于为"家门口的大炮"配备了"反制利器"。

空中力量的应对同样常态化。在日本宣布导弹部署计划的当天,解放军便出动2架歼-16战斗机、1架运-8反潜机,沿琉球群岛周边空域开展巡逻飞行。这一行动并非单纯的"武力展示",而是通过实际飞行收集日方雷达信号、熟悉战场环境,为后续可能的应对积累战术数据。军事专家解读:"每一次巡逻都是一次实战化准备,通过持续侦察,能精准掌握日方导弹部队的部署规律与弱点,确保关键时刻能有效反制。"

更具威慑力的是东风系列导弹的"压轴作用"。央视军事此前曝光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试射画面显示,该导弹可以10倍音速飞行,并具备不规则变轨能力,日本现役的"爱国者-3""宙斯盾"反导系统难以拦截。且东风-17的射程可完全覆盖日本西南诸岛的所有导弹阵地,一旦日方发起挑衅,解放军可在数分钟内摧毁其发射装置,让"家门口的大炮"失去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