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幻方量化官方发文,对外界有关"量化投资等于高频交易、导致A股下跌"等说法进行回应。除了厘清量化投资的基本概念外,幻方量化还指出,绝大部分量化交易都不是高频交易,量化投资的赚钱方式与主观投资并无本质区别,量化投资在多数情况下抑制了市场波动,等等。
然而,真正让梁文锋走向神坛的,并非幻方量化的"自白书",而是去年底跃过龙门的DeepSeek。
成立于2023年4月的DeepSeek,诞生之初曾被质疑"AI炒股",迫使幻方量化方面出面回应,强调"AGI不是用来炒股的"。但过去一个多月,Deep Seek V3和R1相继出世并席卷全球,梁文锋才算真正完成从量化投资到AI大模型的跨界。
与此同时,张坤却不复昔日辉煌,易方达的规模和业绩持续走低。曾经被基民追捧的"价值投资",也随着基金业绩下滑而显得黯然失色。
重要原因之一是,在A股投资语境下,所谓"价值投资"往往收敛为对明星标的和热门赛道的追捧,而非基于企业基本面研究,对长青企业的挖掘和下注。
比如,张坤2021年底建仓泡泡玛特,彼时其股价距离巅峰已经腰斩,从技术层面算是"抄底"。但整个2022年,泡泡玛特股价依然一路下行,从当年1月的40港元以上跌至年底的不到20港元。
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张坤选择"割肉"止损。不料,泡泡玛特股价2024年之后重回上升轨道,如今已升至100港元上方。
面对金融行业的周期波动,以及个股的跌宕起伏,投资风格十年没有大变的张坤,并未展现超越周期的能力。昔日"坤神",如今被一些赔了钱的基民戏称为"坤狗"。
而在同样的环境中,幻方量化也没有做得更好。但梁文锋三年前还在为基金赔钱道歉,如今却凭借DeepSeek,一跃成为AI顶流。两位名噪一时的基金掌门人,虽然都没能打破基金行业的周期,最终却由于技术预见力的差异,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