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各党围绕首相指名选举的博弈已经白热化。立宪民主党已经多次向国民民主党示好,并提出可推选其党首玉木雄一郎为首相。因此,接下来关键要看各党派纵横捭阖的能力,即自民党能否拉拢某个在野党加入联合政权,或三大在野党能否实现联合。
其次,无论谁当选首相,其执政之路都不会平坦。即便高市早苗勉强当选首相,由于失去公明党的支持,其施政难度也会比石破茂更大。届时,为了通过法律或预算,高市早苗将不得不寻求在野党的合作,从而造成内政外交处处被掣肘的局面。如果在野三党上台,由于缺乏共同执政理念也很难长期执政。而且,在政权稳定性存疑的背景下,日本很可能再次出现首相频繁更迭的情况,从而影响内政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此外,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将使日本政党格局进入新一轮分化组合。自民党和公明党的合作不仅是联合执政的问题,也涉及选举区候选人协调问题。长期以来,两党构筑相互依存的选举合作关系。公明党背后的支持团体创价学会拥有较好的集票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也是自民党选择与公明党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自民党而言,在某些与在野党势均力敌的小选举区中,公明党的支持层选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失去公明党的支持,其可能在下一次选举中陷入苦战,或进一步失去议席。同样,公明党在比例代表选区中也依靠自民党选民的支持,否则公明党的议席也可能减少。因此,公明党的退出决定,将不可避免地对未来的国政和地方选举等产生影响,或将成为日本政治权力重组的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