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已读不回”?美国恼羞成怒后下达禁令,不许中国做三件事(2)

2025-09-10 17:30  郑州广播电视报

禁令二:科技领域的禁令愈发严厉!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进一步升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领域。近日,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宣布禁止中国控股的企业使用其服务。该公司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中国利用其AI技术推动军事力量的增长。这一禁令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因为AI领域的技术进步直接关系到未来战争的形态,控制这一技术,便等于掌握了未来的制高点。

美国高层显然意识到,中国在AI技术、5G技术、半导体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已对美国的全球科技主导地位构成威胁。因此,通过限制技术交流、封锁关键技术,试图打压中国科技的崛起,成为了美国新的"战略手段"。

禁令三:打击中国无人机和重型车辆!除了在科技领域的制裁,美国还出台了针对中国无人机和重型车辆的出口限制,称这些设备可能被用于中国的军事和安全行动。这一禁令无疑是对中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进一步打压。美国的这一决定表面上看似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实际上更多的是在经济和市场层面通过施压来遏制中国的科技进步。

中国无人机早已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如果全面禁售中国无人机,无疑会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美国制造商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甚至会面临高成本和技术空白的风险。

面对美国这一系列禁令的打压,中方不仅没有低头,反而通过一系列果断举措,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外交决心和技术实力。

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美国的科技禁令,中国不会只是坐视不管,而是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强化国内科技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中国的"卡脖子"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半导体、5G通信等领域,中国通过加大自主研发和投资,逐步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美国的打压无疑会加速这一过程,让中国在这些领域变得更加独立。

而美国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既不利于全球稳定,也无法改变中美之间技术和经济发展差距的现实。中国坚决反对将科技和经济问题政治化,并强调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才是解决全球问题的正确途径。

在回应美国要求欧洲对中国施压的同时,中方明确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是正常且合法的,不针对第三方。"这表明,中国并不惧怕美国的施压,反而通过捍卫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合法权益,展示了在复杂国际关系中的战略自信。

美国出台这一系列禁令,实际上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当前,美国明显感受到中国崛起带来的压力,无论是在科技、经济还是军事实力上,中国的进步已经超越了美国的预期,开始在多个领域与美国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