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经济数据与政策预期。此前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国内经济维持边际向好趋势,这将支撑春季躁动行情。同时,2月处于经济数据、业绩的真空期,新的政策预期开始逐步发酵,流动性改善、活跃资金兴起,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从历史季节效应来看,2月A股处于业绩的真空期,同时新的政策预期开始逐步发酵。历史数据来看,A股2月单月上涨概率及涨幅均处于领先位置,近20年交易中,2月上涨概率达76%,平均及中位数涨幅分别为4.3%和3.2%。
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对比历届持续性较佳的"春季躁动"行情,如2006、2009、2016、2019年等,2025年也大概率将出现"春季躁动"。整体呈现"金融搭台,成长唱戏"、"大盘搭台,中小盘唱戏"的趋势,看好中小盘+超跌+低估值+回购+并购预期的"成长>消费"方向,结构上聚焦"科技牛"。
以离我们最近的2016年、2019年两次春季躁动行情为例,上证指数涨幅分别达到15.5%和31.7%,持续时间均达到90天。
哪些板块有机会?
春节长假期间,海外的中国资产大幅走强,为A股营造了积极氛围,机构普遍对节后A股行情抱有期待。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月,在业绩预告披露落地和春节效应落地后,市场迎来了经典的"春季攻势"的时间窗口,这个时间窗口由春节后资金回流、两会预期、业绩真空期共同推动。
综合来看,老司基认为以下几个方向,有望成为2025年春季行情的投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