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谈方济各生前最后一场政要会晤:去世前仍在呼吁世界和平!(3)

2025-04-23 11:03  凤凰WEEKLY

2017年5月,方济各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成为"只有一个肺"的教皇

方济各本名豪尔赫·马里奥·贝戈利奥,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他的父母都是意大利裔,其家庭为躲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于1929年移民阿根廷。作为家中长子,他在小学六年级就进入了当地天主教慈幼会学校,与天主教有了交集。

尽管"混过社会"(做过夜总会保镖和清洁工)、学了技术(中学时就读于工业技术学校,拿到化学技术员文凭),但他在17岁时因一次教堂告解活动而立誓要成为神父。

21岁时,贝戈利奥因诊断出胸膜炎而切除左肺大部分组织,由此成为日后美国《时代》周刊笔下首位"只有一个肺"的教皇,也为他如今的患病埋下伏笔。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神学院学习三年后,1958年3月,贝戈利奥正式加入天主教耶稣会,成为见习修士。尽管因在叔叔的婚礼上邂逅一位美丽女孩,让他一度对宗教生涯产生动摇,但他还是选择了做"必须保持独身"的神父。1960年3月12日,他在耶稣会"转正"。

或许因为这段经历,后来成为教皇的他对神父"独身制"的态度有所松动。尽管没有正式废除,但他不止一次表示:独身规定不同于授予圣职,并非永恒不变,也不是"信仰",而是可以修改的"纪律"。

1966年的贝戈利奥。

加入耶稣会后,贝戈利奥在南美和西班牙完成了神学学习和培训,还攻读了哲学、教授文学和心理学,并持续晋升。2001年,他被时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册封为枢机主教,从而进入罗马教廷。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贝戈利奥的个人特质与争议逐渐为公众所知。一方面,他树立了低调节俭的形象,摒弃了高级神职人员拥有的特权,例如出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和飞机经济舱,住在简朴的公寓中。

另一方面,他在阿根廷右翼军政府时期晋升为高级神职人员,但被指责为没有充分反对军政府统治,还被指控与"肮脏战争"(1974年至1983年,军政府对游击队和异见人士进行大规模镇压,造成2.2万至3万人死亡或失踪)期间军方绑架神父事件有牵连。

对此贝戈利奥矢口否认,解释自己没有公开发声是因为"形势过于复杂"。同一时期,解放神学(主张关注公平正义、解放被压迫者)在拉美天主教界兴起,遵循传统的贝戈利奥被指责为对此缺乏兴趣,因此与耶稣会部分同僚产生裂痕。

2013年2月11日,时任教皇本笃十六世宣布因"身体原因"退位。低调谦逊的贝戈利奥于3月13日当选教皇。相比于改革派支持的那些大热门,虔诚、温和、富有管理技巧、关心穷人和弱势群体的特质让贝戈利奥脱颖而出。

2007年1月,时任教皇本笃十六世与贝戈利奥枢机会面。

时任巴黎总主教安德烈·万特鲁瓦评价说:"选择贝戈利奥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个身居教廷体系以外的人,原因在于他布道和事奉的经历……他不是意大利体系的一部分,但由于他的文化和背景,又能为意大利体系所接受。如果有机会让一个人来公平地介入目前的情况,他将是做得最好的人。"

彼时的梵蒂冈,面临腐败、混乱等问题,系列虐童丑闻更是重创教廷形象。此刻登场的方济各创下多个"第一"--除了只有一个肺,他还是1200多年来第一位出自耶稣会、来自美洲和南半球、生长于欧洲之外、并以"方济各"为名的教皇--这个名号的灵感源于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圣方济各放弃了财富,选择过着清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