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是导火索,美联储暂无意救市
触发本周全球市场剧烈动荡的直接导火索,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政府宣布的"比预期更严厉"(harsher than expected)的关税措施。自关税宣布前的收盘价计算,美国主要股指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了9%至10%。
尽管市场陷入恐慌,但美联储似乎并未流露出立即出手干预的意愿。这一立场基于以下几点:
经济数据分化: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出明显的"软硬分化"--反映市场情绪和预期的"软数据"(soft data)持续疲软,但反映实际经济活动的"硬数据"(hard data)依然表现强劲。这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供了支撑其"美国经济基础依然稳固"(economy remains on a solid footing)判断的依据。
鲍威尔的鹰派信号: 尽管市场动荡加剧,降息预期急剧升温,但鲍威尔近期的公开评论维持了相对鹰派的基调,明确表示"目前"没有采取行动的必要性。
市场解读"双Put"失效: 投资者的感受是,无论是寄望于政府调整关税政策的"特朗普看跌期权"(Trump Put),还是期待美联储降息救市的"美联储看跌期权"(Fed Put),在本周似乎都已被"移出桌面"。市场确认特朗普政府不会改变关税政策,而鲍威尔也确认了联储暂无行动必要。
市场展望:短期谨慎,关注后续动向
总结这惊心动魄的一周,市场的表现无疑是极度混乱的。全球市场经历了历史性的抛售,其下跌的速度和波及的广度都极为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标普500指数出现如此快速的下跌时,美联储曾迅速介入并推出了大规模的救助计划。此外,当前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可能也暗示着市场的调整"远未结束"。
展望后市,Academy Securities的分析师Peter Tchir提供了相对平衡的视角,指出了周末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潜在的积极与消极因素:
-
潜在的积极因素:
-
在股市经历两日大跌后,美国政府可能迫于压力,在周末努力寻求并宣布一些"胜利"(wins)来安抚市场。
-
政府也可能选择"重做"或"修饰"引发动荡的关税政策,或者进行相关人事调整。
-
甚至可能出现针对关税政策合法性的法律挑战,这或许对市场短期有利(但可能引发其他更复杂的问题)。
-
-
潜在的负面风险:
-
可能有更多国家或地区加入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行列。
-
各国可能加速签署新的贸易协定,意图绕开美国。
-
全球范围内可能在周末发生其他意想不到的负面冲击事件。
-
即使市场出现技术性反弹,但考虑到市场预期和全球关系已遭受重创,反弹可能难以持续。
-
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哪个时点,投资者们会开始失去信心并加入抛售行列?
-
Tchir个人判断,在进入周末之际,市场的极度悲观情绪有所缓和,未来几天积极因素出现的可能性与消极因素相当,甚至略高一些。话虽如此,但他仍强烈警:
本轮市场周期的低点很可能尚未到来。
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对当前仓位保持谨慎,并做好准备,以便能够快速了结任何多头头寸,并迅速重新建立空头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