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再总结几点值得关注的变化,一个是关于中美经济叙事的变化。
今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叙事的新动向包括:一,DeepSeek现象表明中国有能力在面临美国科技打压时寻求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即中国也能通过科技投入驱动新产业发展;二,中美关税战较量显示,中国经济的韧性远超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预期;三,特朗普推行的保护主义经贸政策,为中国推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引领自由贸易提供了巨大机遇。
还有一个是关于美国经济叙事的变化。4月的"解放日"后,特朗普全面贯彻保护主义政策,意味着美国已决定性地放弃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其影响将远超本届政府任期。对此,我们不妨回想一下,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政策被拜登政府继承一样。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
同时,大规模关税的长期负面影响开始引发担忧,华尔街开始也是信心满满,自4月开始发生转变,认为这将长期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尽管通胀、增长放缓、就业减少等影响尚未显著显现,但这些经济规律终将起作用。所以,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可能逐年趋弱,这点会直接影响市场及各国对美国贸易联系和美元储备的态度,这也是过去几个月国际资本明显从美国外流的原因。
最后,是中美关系中中国作用的变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国做的主要是被动反击,比如特朗普关税牌打过来,我们反击,然后去谈判,基本上是跟着他的节奏走。这次完全不一样,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思路和节奏在走。从今年二月份一直到现在,我觉得更多来讲,中国在实际上引领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因为目前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已经完全不是美国最初的预期了。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处理中美关系的"钥匙"可能要越来越取决于中方,而不是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