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释放危险信号,找美国“帮忙”造弹药?副总统带头抵制,坚决反对,中方必须要警惕了(2)

2025-07-28 17:53  掌中要闻

马科斯(资料图)

美国的战略意图其实相当清晰,美军在巴拉望岛的所谓"维修点"实际上能够支持至少5艘舰艇,包括专为高速拦截和海上突击行动设计的硬壳充气艇。这些设施将使菲律宾海警和海军在仁爱礁、黄岩岛等海域的挑衅行动变得更加频繁和有组织。但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披露的信息显示,这些快艇正是美国公司ReconCraft的"拳头产品",意味着菲律宾在装备上仍将完全依赖美国。这种安排与乌克兰模式如出一辙--提供武器让盟友冲锋陷阵,自己却保持安全距离。

菲律宾国内的政治风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马科斯的支持率已跌至42%,较年初下降11个百分点。副总统杜特尔特公开批评其"外交失败"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更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军方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部分务实派军官担忧国家会被拖入不必要的冲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美国在阿富汗和乌克兰的所作所为已经证明,它不会为盟友的真正利益付出代价。现在,同样的剧本正在菲律宾上演。马科斯政府似乎认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在南海占便宜,但现实是残酷的--美国只想要一个能牵制中国的马前卒,却不愿为这个棋子付出真金白银。从关税谈判的失败到军事合作的单方面受益,菲律宾正在一步步丧失战略自主权。

马科斯(资料图)

马科斯政府如果继续一意孤行,只会让菲律宾在国际社会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毕竟,当美国说"提供帮助"时,明智的国家都应该先看看自己的钱包和主权还剩多少。

仁爱礁上那艘锈迹斑斑的"马德雷山"号坐滩舰,已经在海浪的冲刷下坚持了二十多年。它的命运或许就是当前菲律宾对华政策的最好隐喻--靠小动作和外部势力支撑的非法存在,终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菲律宾是时候从美国的战略迷梦中醒来了,中国的大门始终敞开,但红线也绝不会退让。马科斯政府现在最需要的,或许不是更多的美国弹药,而是一面能够照清国家真实利益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