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两巨头联合访华,中方高规格接待!冯德莱恩刚到北京,就对华坚定表态,特朗普失算
据报道,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时现身,与中国进行了一场对话。
有意思的是,就在会晤前不久,冯德莱恩还在布鲁塞尔放出狠话,要求中国"解除稀土管制",否则将影响峰会成果。然而这位以强硬著称的欧盟领导人,却在抵达北京后态度180度大转弯,不仅主动与中方握手言欢,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中欧关系是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坚信欧中能够实现互利合作。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博弈?又折射出当前国际格局哪些深刻变化?
让我们先看看这次会晤的特殊背景。2025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按理说本该是个值得庆祝的年份。但现实情况是,中欧关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欧盟则是中国重要的技术进口来源地。这种经济上的深度捆绑,使得任何"脱钩"的尝试都显得不切实际。
冯德莱恩(资料图)
但另一方面,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分歧严重,特别是在美国不断施压的情况下,一些成员开始在中美之间摇摆不定。就在峰会前夕,欧盟还宣布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部分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列入清单,这种矛盾做法无疑给会晤蒙上了一层阴影。
冯德莱恩的态度转变尤其值得玩味。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在访华前曾多次发表强硬言论,不仅要求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还试图将中欧合作与俄乌冲突挂钩。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在北京的表现却判若两人。在与中方会晤时,冯德莱恩主动表示"中欧关系是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关系",强调"合作大于竞争"。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欧盟在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欧盟跟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能源制裁,结果导致自身能源价格暴涨,通胀飙升,企业倒闭潮不断。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却对欧盟挥舞关税大棒,威胁要对欧盟商品加征15%关税。这种"被盟友背后捅刀"的体验,让欧盟开始反思其外交战略。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与欧盟存在分歧,但在经贸合作上始终保持开放态度。比如在电动车补贴问题上,面对欧盟加征反补贴税的决定,中方没有立即采取报复措施,而是提出"最低进口价格"机制,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