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基辅警报拉响,泽连斯基无计可施,主动找上中国(2)

2025-09-04 17:07  郑州广播电视报

乌方怎么会想到主动找中国?答案其实就在乌方这三年里多次摇摆的外交操作中。早前,乌方曾配合西方对部分中企施加制裁,泽连斯基本人公开否决过中国的安全保障建议,把中乌关系推到冰点边缘。可随着冲突线拉长,欧洲的承诺开始缩水,北美的援助停停走走,战场缺口与后勤压力一茬接一茬。对比之下,中国这边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没变:不站队、不拱火、不递致命武器,只做劝和促谈,送过粮、药等民生援助,特使来回穿梭,听取各方关切,推动对话议程。乌克兰在各方之间试图用"道义压力"倒逼中国选边,有点像是把老路再走一遍。但被这套话术带节奏的概率并不大。中国的"两句话"回应,恰恰是对这种"情感绑架"的免疫测试:无论谁喊,原则不变,路径不变。

基辅降半旗的背后,是乌克兰现实困境的缩影。冲突持续三年多,乌克兰的经济、社会、军队都已严重透支。西方援助减少,冲突前景愈发黯淡。乌克兰如果还停留在"靠外部施压"幻想里,结局只会更被动。中国这次的"两句话"回应,看似冷静疏离,实则是最为中肯的现实提醒。中国明白,乌克兰的安全和未来,绝不是靠"喊口号"或"选边站"能解决的。只有坐下来谈,只有建立互信,才有可能走出冲突泥潭。

更值得玩味的是,乌克兰这次的"回头求助",也暴露了西方话语体系的虚伪。乌克兰本想借中国之口,倒逼俄罗斯让步,结果反倒成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新一轮压力工具。西方舆论立刻开始炒作"中国应负责""中国要出兵乌克兰维和"的谣言,生怕中国的冷静姿态打破他们精心编织的"正义叙事"。乌克兰的"喊话"成了西方的"借题发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中国的冷静回应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不是不理解乌克兰的苦衷,也不是不痛惜普通民众的伤亡,而是清楚地知道,乌克兰的出路只能靠政治解决、谈判妥协,而不是靠外部施压、道义绑架。中国不会被任何一方裹挟,更不会在大国博弈中随波逐流。乌克兰如果还抱着幻想,指望西方彻底击溃俄罗斯,或者中国配合自己对俄施压,那只能说是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