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收费后,一艘美国轮船停靠宁波港,缴付近500万港务费,特朗普这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环球网报道,10月14日,中国对美船舶特别港务费政策生效当天,美国美森航运旗下"Manukai"号货轮缓缓停靠宁波港。这艘2003年建造、载重2378标准箱的美国籍货轮,卸下货物后乖乖缴付了62.7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00万元的费用。港媒援引《TradeWinds》的报道明确指出,这是中国启动反制措施后的首笔收款,而这艘船也成了中美"港口费战"里第一个"倒霉蛋"。
更具戏剧性的是,"Manukai"号10月13日就已靠泊宁波港,14日卸货当天恰好赶上政策生效,早一天卸货就能躲过这笔费用。有航运界人士透露,船方在得知需缴费时已行至日本那霸附近,目的地上海的航程无法更改,只能硬着头皮买单。类似的错愕也出现在上海洋山港,另一艘美国船被要求缴纳112万元时,船长在无线电里连问三句"Are you serious?",得到的却是系统锁定岸桥的强硬回应。
这一切的源头都在美方。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所谓"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启动301调查,敲定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服务费。美方宣称要维护市场秩序,实则是想通过增加运营成本打压中国航运业,这种单边主义做法明显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多次通过外交、商务渠道交涉,得到的却是美方的一意孤行,反制政策的出台也就成了必然。
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4天后就正式落地,这种效率与美方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美国从拜登时期就嚷嚷着要收费,直到特朗普时期才勉强落地,6个月的准备期过后,政策与执行仍处于脱节状态。中方这边则实现了海关、海事、港口的全面联网,船舶到港1分钟内就能生成缴费账单,不交钱直接锁定岸桥,上海、广州港口首日就合规收取超10亿元,流程清晰得没有任何模糊空间。
美方的执行短板早有先例。此前对80美元以下小包裹征税,就因港口信息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包裹大量积压、港口瘫痪,最后只能改成船东主动申报、海关抽检的模式。这种看似"节省人力"的做法,实则成了漏洞的温床,不少包裹借着抽检空隙蒙混过关,应收的费用成了糊涂账。反观中国的主动征收模式,恰恰体现了基础设施与治理能力的硬实力,所谓"美国制度更科学"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