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灭蚊对户外运动防护市场的启迪:驱蚊需求催生市场新变局(4)

2025-08-08 11:33  第一财经

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龚君淘告诉第一财经,公司与墨西哥合作,帮助当地建立了一家蚊子工厂,照搬了公司在广州的蚊子工厂模式,主要面向埃及伊蚊的登革热控制等方向,目前进展较好。"蚊子叮咬可能性下降了一半,但这对疾病传播的阻断可能性下降不止一半。当然,对现阶段研究结果的感受是如此,具体怎么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龚君淘介绍,就国际上来看,新加坡的蚊子工厂做得非常成功,对应项目是由当地政府直接运营。新加坡环保署成立了对应的科研团队,他们使用的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蚊株,由威佰昆董事长、沃尔巴克氏体技术创始人奚志勇所提供。如今,新加坡的蚊子工厂的技术对登革热病例控制效果能够做到70%以上。

龚君淘表示,从国际经验来讲,类似项目都是政府直接介入和管理,比如说墨西哥、新加坡等。期待在国内有更多的政府资源和公共力量进入,与业内企业展开合作去做更多尝试和应用,使技术功能更加拓展,更加落地,覆盖范围更加大。

记者在走访"蚊子工厂"时了解到,就过往经验来看,这种"以蚊治蚊"模式的成本大概是每年每平方米2至3元,如果项目体量越大、覆盖人口越多,那单位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尤其是多年持续选择该种防治模式的区域,越往后的年份的技术应用成本越低。

"蚊子工厂" 摄/宋婕

"这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技术,需要给它一个合适的计划和预期,才能达到既能满足政府需要的效果,又能把成本控制得好的效果。"龚君淘表示,目前公司在接触一些单位,未来规划去到的场景主要是大家关心的基孔肯雅热的热点地区,预估一个月时间会有相关进展。

张书乐告诉记者,就目前而言,类似于基孔肯雅热等传染性疾病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时间上的突然性,地市级进行采购生物防治业务,不少会停留在昔日的除四害既有模式上,如定期投放鼠药。他认为,疾控等部门应该突出前置预防,预判相关疫情可能,通过储备相应药剂,定期在重点区域、公共场所做好防疫,并对重点人群提供相应的公共预防服务。如此,或许能够让城市采购生物防治业务走向常态化,也让相关产业链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