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灭蚊对户外运动防护市场的启迪:驱蚊需求催生市场新变局(3)

2025-08-08 11:33  第一财经

张书乐还表示,就市面上防蚊驱蚊类产品而言,整体上依然停留在花露水、香包、气雾剂或蚊香(包括液态)等产品上,包装也沿袭传统,只是略加一些"贴纸",主要还是一些老品牌在市场上存续,整体体量不大。对于年轻人而言,如果无切实的防蚊、防疫需求,吸引力不足。这让本身就是存量市场的大环境,出现年龄断层、消费者老龄化的趋势。相关产品可以结合国潮和新消费,结合谷子经济去做一些新颖的香氛、香包,潮流挂件等产品,同时开发一些防疫驱蚊的中医药茶饮,"贴身"服务年轻人,开拓新的增量市场。

有知情人士表示,市面上驱蚊产品良莠不齐,部分产品存在"打擦边球"的情况,回避"驱蚊"字眼,在宣传上含糊其辞。若一款产品明确写有防蚊驱蚊功能,那依据规定,该产品的生产就应该符合农药的标准。

据2021年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标注有"驱蚊""灭蚊"等字样的产品 摄/宋婕

以蚊治蚊技术应用成本每平米2至3元

近年来,华南多个地市正在尝试生物防治的手段去降低蚊媒病毒的传播。以本次广东多地市对基孔肯雅热的防治工作为例,在生物防治方面出现了多种新的尝试,旨在降低蚊虫孳生密度,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例如,中山大学团队培育不吸血的华丽巨蚊,让其幼虫吞食白纹伊蚊幼虫。此外,佛山首次尝试"养鱼防蚊"的生物防治方式。7月末,当地在亚洲艺术公园人工湖和中山公园分别投放了4200尾和1000尾鱼苗,其中多为鲢鱼、土鲮鱼等品种。鱼苗以蚊卵和蚊子幼虫为食,有助于消灭水体中的蚊卵和蚊子幼虫。

而"以蚊治蚊"模式,则是通过释放一种感染了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来与环境中的野生雌蚊交配,使雌蚊生产出来的虫卵无法孵化。用种群压制模式来直接降低释放区域内蚊媒数量,达到减少环境中的伊蚊特别是会传播疾病的雌蚊的数量,从而降低雌蚊对人群的叮咬率,最终实现降低或阻断登革或基孔肯雅等蚊媒病毒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