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社区、物业派发驱蚊灭蚊产品外,消费者也会选择从线下商超购买该类产品。记者在走访广州多家超市时发现,驱蚊灭蚊类产品均被放置在超市内的显眼位置,不同的产品有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成分和功效。例如,以"婴儿适用"作为宣传卖点的防护喷雾,主打的是"植物配方""成分温和",定位"户外适用"的防护喷雾则突出了"凉感因子"的特点。
广州某超市驱蚊灭蚊产品货架 摄/宋婕
有商超店员告诉记者,夏季确实是该类产品的销售高峰期,但华南地区气温炎热的时间较长,该类产品对应的销售周期也更长。哪怕进入秋季,驱蚊灭蚊类产品也还是卖得动的。
广东胜佳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麦家应告诉第一财经,此前,当周边地区岀现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病例时,超市就开始加紧防蚊、灭蚊类商品的采购入库,库备一直充足。上两周相关产品的销售量翻倍,这周受雨水天气影响,门店里的防蚊灭蚊类商品的销售略有回落。但整体来看,相关产品的销售量依然比7月前要高出30%。考虑到未来出现突发需求的可能性,胜佳超市也提前与生产厂商联动,做好了应急准备。
第一财经从华润万家了解到,就广东区域而言,7月18日至今,驱蚊杀虫等相关产品的整体销量同比提升45%。当前,超市还为相关产品设置了优惠促销活动。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告诉第一财经,无论是个体防蚊、公卫防疫还是防蚊产品市场,不够贴身是防蚊驱蚊面对的主要问题。个体防蚊主要是两种需求,一种是常量,即在夏季的防蚊叮咬需求,这方面市场供给一直以花露水、灭害灵为主,供应充足。另一种是变量,即蚊虫致病,这方面市场上并没有专门产品,个体需求也不强烈,呈现突发性、季节性和长时间无刚需状态,很难达成常态市场供应量,需要城市公共卫生部门做好大众防蚊预防、宣传和专用产品的储备、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