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失温、高反与高烧
几分钟后,黑云到达山顶,带来一场暴风雪,瞬间天地变得暗黑,气温骤降,雨水夹着雪花、冰雹袭来。
成员们都记得,这场风雪中的雨雪湿身,是从脚下开始蔓延全身的。那个风雪冰雹之声过大,以至于陈铮和队友说话,只能躲在石头后面吼叫。陈铮觉得不能久留,决定带团队赶紧离开山顶。他用一根200米长的绳子,将50多人串在一起,体能好的、有经验的男士分列前后,中间穿插着媒体记者、年龄偏大者以及俞琳这样没有经验的女士,一人帮扶一人,大家在风雪中缓慢地往前挪动。
不一会儿,团队中就有人失温了,是来自《中国体育报》的驻站记者秦博轩。秦博轩自称当年还是个文艺青年,精力旺盛,爱开玩笑。上山时,他觉得太热,脱得只剩下一层保暖内衣。黑云压来时,陈铮让他穿上羽绒服,他拍了拍胸脯,说"没事儿",觉得自己身体好,不用穿,还自告奋勇走在后面殿后。很快,秦博轩感到四肢乏力,牙齿止不住地打颤,身体已不协调。几个女成员看到后吓坏了,围成一团为他挡风,每人把自己带的毛衣往他身上套。秦博轩套了三四件毛衣,外加一件羽绒服,才逐渐缓过来。"等我感到冷的时候已经失温了,根本来不及反应。"秦博轩说。

《攀登梅鲁峰》剧照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跑马梁往东前行,要穿过千层石海。这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遗迹,经造山运动演化后,成了一层接一层、由茫茫石头组成的陡坡。"小的石头有房间那么大,最大的石头有房子那么大。"秦博轩形容,人要手脚并用,才能在其中通行,对体力要求极高。秦博轩有一对来自北京的同事夫妇,在过石海时把手套都磨破了,手指甲也被磨平。那一天,团队就没有吃过午饭。乌云之中,天色黯淡,所有人都在恐惧中前行。
于暴雪中在海拔3000米的石海上前行时,困扰他们的还有高原反应。慢慢地,俞琳在前行时觉得犯困,想睡觉。"为什么我困得睁不开眼睛?"迷糊之中,她问随行同伴。同伴看她嘴唇发紫,赶忙给她口中塞了几颗糖,又卸掉了她身上所有的装备。在巨石堆积的乱阵中,她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明,只能勉强看见自己脚下的石块,"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一脚高一脚低,生怕会一脚踩空,滚入漫漫石海中摔死。
"陈铮摔下去了!"很快,前方有人喊道。那时,陈铮扶着一名女生,感觉对方"就像长在他身上一样"。这名女生身高1.7米,体重不轻,是通过体能测试选拔而来的选手,却在石海中走得战战兢兢,拉着陈铮,双腿不时地发软。陈铮架着她,踩着一块块石头往上爬。突然,他们踩在一块松动的石头上,下方是软的,石头顺势滑落,带着两人往下坠落。陈铮和女生靠本能抓住了旁边的石头,才翻身重新上来。上来后,女生彻底崩溃,放声大哭。"不准哭!给老子闭嘴!"陈铮怒吼道。他知道,这时候不能有任何哭声,"一哭队伍就崩溃了"。

陈铮如今是陕西省登山协会主席。24年前带队首穿鳌太线(摄影 缓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