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木偶有了呼吸,有了心跳。她手里的扇子,抖得比真人拿筷子还要稳!
一个在网上直播的八十岁老太太,一个把工作室办成"托儿所"的匠人,她用一生给木偶注入了灵魂。
演《天女散花》的时候,那场面真是绝了。外国观众都看傻了,一直喊"中国魔法"。
谁能想到呢?花瓣竟然能从木偶的袖子里飘出来,从两米高的地方慢慢落下,就像真的一样。
这背后都是颜育加的机关,一个小小的机关袖袋,就变出了这样的魔法。她这脑子,真不知道怎么想的。有一次道具坏了,她直接用手操作木偶翻跟头救场,别人都说她比木偶还灵活。
还有那个《扇韵》,1997年一演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木偶手指头上的功夫,一把扇子"刷"地一下打开,又慢慢地抖动……配上《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安静里透着一股子灵气。
有个观众看完就说:"那扇子抖得比我拿筷子还稳!"
就是这个绝活,让扬州杖头木偶一下子就全国出名了,到现在,这个剧目还是剧团一定要演的。
2016年,政府给她搞了个工作室。她当时就放话了:"只要肯学,管饭管住!"
她的学生马毅是个95后,他说师父家的冰箱里,总是塞满了肉包子。不管他们练到多晚,回去都有热饭吃。这哪里是工作室啊?简直就是托儿所!
她还把一个从香港来学艺的少年,直接安排住到自己家的客房里。她笑着说,这木偶传人啊,就要从娃娃抓起。
这么一个厉害的人,小时候日子过得那么苦。
那是1962年,13岁的泰兴女孩颜育,被泰兴县木偶京剧团看中了。她家很穷,爸爸死得早,妈妈带着她和哥哥去做童工,就为了有口饭吃。
剧团选她,就因为她"嗓门亮、个子瘦高"。就这么一个机会,让她和木偶绑了一辈子。
她从唱花旦开始,一步一步地学,硬是把自己练成了一个能唱、能操 木偶、还能自己做木偶的"三头六臂"。
都八十岁了,疫情的时候,她居然还玩起了抖音直播!
她在镜头前,一边操纵木偶写书法,教的是《咏梅》。一边还对着手机喊:"家人们双击屏幕,让木偶笔锋更犀利!"
她学生管冬都忍不住吐槽:"师父比网红还懂流量密码"。
一把年纪了,还能跟上潮流,这股子劲儿,真不是一般人有的。
把黄梅戏《女驸马》搬上木偶舞台?当时,她身边的人都说"不可能"!
可颜育偏不信这个邪。她非要挑战一下。她重新设计了木偶的关节,让木偶的身体能做出更多动作。
她还亲自给那个"驸马"木偶配唱。
结果怎么样?演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鼓掌鼓到手都"抖"了!有的人说:"木偶甩水袖比真人还飘逸!"她就是这样,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23年7月18日,76岁的颜育因病去世了。
人是走了,但她的东西留下来了。7月20号的晚上,扬州体育公园灯火通明,正在踢足球赛。就在一街之隔的木偶研究所排练厅里,她的学生管冬,正带着学员们加练《女驸马》。
她的另一个弟子梁苏荣,正带着团队搞一个新剧,叫《大运扬州》。里面居然有让木偶踢足球的场面,说是要致敬城市联赛。
在石桥社区的工作室里,一群孩子还在用她改良过的轻便木偶,练习着那个经典的《扇韵》。
远在香港的弟子,也发来了视频--木偶戏版的《天女散花》,已经演到了太平山顶。在城市的霓虹灯下,无数花瓣从木偶的袖中飞出来……
"抓紧木偶,看见扇子抖了吗?这就是门道!"--这是颜育教学生时,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她常念叨一句话:"木偶没心跳,但要让观众听见它的呼吸。"
她做到了。
在排练厅里,挂着颜育的一张照片,她笑得还是那么灿烂。照片旁边,贴着一张她亲手写的字条。
上面写着:"人偶合一,才是活着的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