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常说沧海桑田,就是说明"沧海"和"桑田"互相的变化之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也证明了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而我国东部两千年来"多出一个省的面积"也正是因为大自然变化的作用。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从小被教育中国的母亲河是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在中华文明诞生之前就已存在,用她们的激昂澎湃浇灌出了中国美丽的大河文明,而到如今,她们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河之所以得名于此,正是因为其在流动过程中大量的泥沙裹挟导致含沙量极高,整条河看起来都是黄沙造成的土黄色。这些沙大部分来自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和其中流经的一些山脉--这些地形植被覆盖较为稀疏,没有办法固定沙土,导致沙土很容易就被江水裹挟带走。
而黄河从唐古拉山脉开始,一路奔腾到山东入海,可以说是连通了我国西南到东北的漫长水路。因为其流域的宽而长,黄河也跨越了中国的三级地势阶梯,从高原到丘陵再到平原,层层的阶梯让黄河出现断层,其对黄河流速的影响也造成了黄河泥沙的沉积。
黄河在上游时期多经过高原,那里地势崎岖,地形起伏大,黄河流速因此变快,对河岸边泥沙的冲刷也很强烈,由此在黄河上中游时期黄河就已经携带大量的泥沙。
而到了黄河下游时,地形变得平缓而稳定,此时黄河因为没有地势差异带来的速能影响,流速也逐渐放缓,原先在河流中的泥沙也因此而沉积。在入海口位置也是如此,黄河在进入大海之前将自己携带的泥沙留在岸边,导致了冲积平原的出现。
长江虽然原理与黄河相似,但是长江并不像黄河一般暴烈,长江整体流速慢于黄河,含沙量也不如黄河高--但作为母亲河,长江同样拥有沉积的能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就是由于长江的泥沙沉积而成的。
对于长江黄河沿岸,尤其是靠近入海口的城市来说,它们的"年龄"都比较小,因为它们的地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河流的沉积形成,比起内陆地区被带走表面泥沙的古老地质结构而言,入海口附近的城市地基年龄都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