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到求援信号?特朗普以1对8,喊话绝不会出兵乌克兰,泽连斯基拒绝对俄投降!(2)

2025-08-22 16:58  郑州广播电视报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玩得风生水起:利用欧洲分摊防务责任,借普京制衡乌克兰,再靠斡旋和谈赚取政治资本。但战场硝烟未散,泽连斯基的千亿军购要价与普京的领土底线,注定让这场多方博弈充满变数。当美国明确拒当乌克兰的"肉盾",当欧洲的百亿支票还悬在半空,真正能打破僵局的钥匙,或许藏在更大国的战略平衡中。

白宫西翼会议厅里,德国总理默茨正强调停火必要性时,特朗普突然起身:"我需要打个重要电话。"现场记者后来证实,这通打给普京的电话,内容涵盖刚结束的会谈细节。欧洲领导人被晾在会议室,连原定的晚餐都临时取消--这比任何声明都更直白地展示了美俄关系的优先级。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试图挽回颜面:"我们和乌克兰站在一起。"但这句话在特朗普缺席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苍白。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的"欧安四方会谈"构想,在美俄直接沟通的现实中更像是一厢情愿。欧洲媒体自嘲:"我们带着七国阵容来壮胆,结果发现只是来当观众。"

比起半年前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激烈争吵,这次泽连斯基的黑色定制夹克传递出微妙信号。

泽连斯基全程未反驳;当默茨与马克龙争论停火条件时,他低头翻阅文件。直到会后声明才亮出底牌:千亿军购计划与俄资产索赔,用经济条款替代军事表态--这招既给特朗普留足面子,又没放弃核心诉求。

当Axios新闻网爆料"阿拉斯加会谈提及中国担保"时,北京的反应耐人寻味。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看似常规,实则暗藏机锋:"劝和促谈"四字既保持客观中立,又暗示参与可能;"乐见俄美接触"更巧妙认可了大国协调机制。 比起美俄的直接博弈、欧洲的集体站队,中国选择用"建设性模糊"保持战略主动。

战场形势正悄然影响谈判桌力量对比。俄军近期在顿巴斯缓慢推进,乌军反攻受挫后转为防御。特朗普那句"美军不出兵"的保证,某种程度上默认了乌克兰难以靠武力收复失地的现实。 但普京同样面临困境:西方制裁持续发酵,俄经济虽未崩溃却已伤痕累累。

这种微妙的军事平衡,反而给外交创造了罕见窗口。特朗普急于在选举年兑现"结束战争"承诺;欧洲担忧长期消耗拖垮经济;乌克兰需要安全保障换取政治妥协;俄罗斯则渴望解除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