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京闹掰了?特朗普为何改口称支持乌收复失地(3)

2025-09-25 17:32  头条

说白了,不援乌,俄罗斯在东欧影响力将扩大,欧洲安全主导权恐旁落;

可欧洲自身财政早已 "捉襟见肘"。

继续援助乌克兰,这就不是援乌,分明是欧洲用家底为美国军工 "输血"。

美国则在这场博弈中 "坐收渔翁之利",既赚得盆满钵满,又巩固北约主导权。

而乌克兰看似拿到"收复领土"承诺,实则 "打落牙齿和血吞"。

因为美国的承诺,不可能可靠。

而欧洲的支持,同样不稳定。

但乌克兰却需要在战场上面临俄罗斯的压力,确实实打实的。

而且乌克兰想要的安全保障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泽连斯基看似得到了特朗普的"支持",但实际上可能是步入另一个深渊的开始。

特朗普自身立场的不稳定性,正是这场"利益局"最大的风险点。

从4月 "逼乌认克里米亚"到8月"支持割地换和平",再到9月"主张全收复",他对乌态度的转变完全围绕"短期利益"波动,没有任何可预判的战略连贯性。

说白了,特朗普的外交决策从不基于长期战略,而是看'当下哪个选择更有利'-- 若欧洲后续减少援乌投入,或美国军工订单饱和,他随时可能再次反转立场。"

这场围绕"乌克兰领土"的博弈,终究是一场"各怀鬼胎"的短期游戏:欧洲用钱包换 "安全承诺",美国用武器换利润与霸权,乌克兰用妥协换生存资源。

但安全、利润与主权,从来不是能轻易平衡的变量 -- 当欧洲财政撑不住、美国找到新的利益增长点、乌克兰妥协换不来实际战果,这场看似 "皆大欢喜" 的同盟必将土崩瓦解。

总之,用交易逻辑搭建的外交关系,就像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完整,实则经不住现实的风吹雨打 -- 一旦欧洲援乌能力下降,或俄罗斯在战场上展现更强韧性,这场"利益局"随时会崩塌,而最终买单的,终将是身处战火中的乌克兰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