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怕十三”,明日九月十三,到底怕啥?看老祖宗怎么说的

2025-11-01 10:57  头条

时间过得真快,如今已经到了11月份,对于农民来说冬小麦的播种一定要抓紧时间完成,往后气温将越来越低,播种过晚冬小麦很容易出现出苗慢、出苗不齐、长势弱的现象,冬小麦的越冬能力会大大降低,这会严重影响冬小麦的产量。此外,进入11月寒潮天气开始变得频繁,我们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会脚,这样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而且还能提升睡眠质量,有利于我们安稳的度过冬天。

明天是农历九月十三,这天是我国择吉文化中的"除日"。古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天体的运行变化影响着人的凶吉祸福,因此为了图个平安,同时也为了祈求办事顺利,人们在遇到安葬、嫁娶、搬家等大事时都会精选挑选日子。

在我国民间,人们常常根据"建除十二日"来择吉,建除十二日分别指的是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破日、危日、成日、收日、开日、闭日,这十二个日子配合干支纪月以及干支纪日不断循环供人们择吉做参考,明日九月十三对应"丙戌月、乙亥日",这天对应建除十二日中的"除日",除日的"除"有清除、除旧布新的意思,有句口诀叫"除危定执黄,建满平收黑,成开皆可用,闭破不可当",建除十二日分为6个黄道吉日和6个黑道凶日,其中除日、危日、定日、执日、成日、开日属于黄道吉日,建日、满日、平日、收日、闭日、破日属于黑道凶日。明日九月十三是除日,除日是古人眼中的黄道吉日。

当然择吉文化我们适当参考一下就行,对于农民来说更加关心农历九月十三这天的天气,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九月十三天晴那么就不是好兆头。在我国民间就有"九月怕十三"的说法,人们并不是怕这天的日子不好,而是"怕"这天是晴天,那么九月十三这天天晴有啥预兆?我们看农谚咋说。

一、九月十三日头笑,冬天少雪一冬干

"日头笑"指的是天气晴朗,这句农谚说的意思是如果九月十三这天是晴天,那么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雨雪天气会比较少,整个冬天会显得相对的干燥。

六月十三已经到了深秋时节,这个时候如果有大太阳,那么说明冷空气的势力比较弱,副热带高压的势力相对的强,这也预示着往后的冬天晴天会比较多,冬天属于暖冬。

暖冬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剧,这很容易导致干旱的发生,冬天发生干旱不仅会影响越冬作物的生长,同时还会影响来年春耕春播。

二、九月十三晴,三九暖洋洋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如果九月十三这天阳光明媚,那么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不会很冷,我们会感到比较暖和,这表明是暖冬。

冬天暖和虽然人们会感到比较舒服,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却不是好消息。冬天本该是大地休憩、万物收藏的季节,严寒是这个季节的正常天气特征,如果冬天比较暖和。那么本该处于休眠期的麦苗会因气温高而进入旺长的阶段,旺长的麦苗生育会提前,这会消耗植株体内储备的养分,到了来年春天一旦有倒春寒天气发生,那么麦苗就极容易遭受冻害;此外,冬天寒冷能冻死越冬的害虫,如果冬天比较暖和,那么就会为虫卵和幼虫提供了理想的越冬环境,使它们得以大量存活,等到来年春天,害虫的繁殖基数就会大增,这样来年农作物就很容易患病虫害。

三、九月三十雷唱歌,三冬大雪下三场

"雷唱歌"指的是有雷声,如果九月十三这天打雷,这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降雪比较多。这里的"大雪下三场"并不是指下三场大雪,而是指雨雪天气多。

九月十三打雷,说明冷暖空气都比较活跃,这也预示着到了冬天的时候空气会比较湿润,冬天空气湿润在遇到降温的条件下就容易降雪。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积雪的导热能力比较差,厚厚的积雪覆盖在越冬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可以有效的隔绝外面的冷空气,这样可以防止土壤温度降低过快,可以大大增强冬小麦、油菜等作物的越冬能力;其次,雪在融化的过程中能吸附空气中的氮化物,因此冬天下大雪相当于给农作物施了一次天然的氮肥,同时雪融化还能灌溉土壤,这非常有利于来年越冬作物返青,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来年春播作物出苗,农作物会更加容易大丰收。

四、九月十三雨,来年粮仓满

如果在农历九月十三这天下雨,那么按照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来年的年景会很好,农作物会大丰收,等到粮食收获后会堆满粮仓。

这是因为九月十三如果下雨,那么预示着冬天雨雪天气会相对多,冬天会相对寒冷,这表明来年会有个好年景,粮食就有一个好的收成。

总结,明天就是农历九月十三了,老话说"九月怕十三",九月十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对于农民来说非常害怕九月十三这天是大晴天,这天如果天晴,那么预示着冬天雨雪天气会比较少,冬天会比较干燥,这也就是人们说的"暖冬",暖冬预示着来年的年景比较差,这是农民非常不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