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的张女士表示,以往出游时,为避免额外费用,她常常需在中午匆忙赶回酒店退房,同时还得操心行李的存放问题。"24小时退房制"为退房当天下午提供了更多游玩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游玩便利性。
实行"24小时退房制"酒店的前台。图/九派新闻记者 曾怡婷
经理张玲告诉九派新闻,"24小时退房制"虽然广受好评,但也增加了酒店的管理成本。如果有客人晚上或凌晨离店,空出的房间会处于闲置状态,需要等次日阿姨清洁之后再销售。
"尤其在'五一''十一'等入住高峰期,大部分酒店可以实现满房。但我们不行,因为客人退房时间不一致,有的房间必须会闲置。"她说,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快前台人员和清洁人员的工作节奏。
随后,记者询问武汉另外五家酒店后发现,大多连锁酒店要求中午12点前退房,部分酒店坚持14点前退房,延迟退房需要额外收费,但入住时间可以放宽,若有空房,可以提前入住。
也有酒店工作人员表示,"退房可以灵活一点,但最晚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超过半小时,需要加收30元。"
【2】专家:12点退房制并非"克扣顾客时间",而是为优化运营效率
7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旅游专家刘思敏表示,目前,行业内12点退房制难以打破。他解释道,酒店通过设定标准化的退房和入住时间(如12点前退房、14点后入住),既能优化运营效率,又能避免因时间不确定性导致的房间闲置和管理混乱。
"从上一位客人退房到下一位顾客入住,酒店需要留出清洁与准备的缓冲时间。由于酒店需要预订,如果无法预知顾客退房时间,当天的房间就难以被有效销售。"他强调,这种"最大公约数"式的规则并非为了"克扣顾客时间",而是为保障酒店产品的再生产。
12点到14点区间,是不同顾客交接造成的误差。在这期间,酒店并非将房间当做钟点房盈利,而是对其进行打扫清洁。为此,12点前退房、14点后入住,是业内广泛认可的,能有效平衡客人便利性和酒店运营效率、经济效益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