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末又要上新一轮冷空气,带着大风、明显降温和广泛的雨雪来敲门。

中期预报把时间点锁在10月31日到11月2日,这波影响面不小: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和黄淮先降温,普遍4到6℃,局地会超过8℃;11月1日到2日,西南、江南、华南和东北南部会有小雨,少数地方可能中到大雨;黑龙江大部、吉林中东部有可能出现雨夹雪或小到中雪。现在离那几天还有点距离,具体细节还会微调,但大方向挺明确的,大家该留点心了。
先讲一下现在的状况。今天北风已经往下吹,气温掉得挺狠。东北、华北多地比前一天低了4到8度,冷意明显。内蒙古中东部夜里和清晨低于0℃的地方比昨天又扩大了,霜冻的迹象开始出现。江南白天因云多反而凉了些,华南那头则基本没受影响,不少站点还冲上30℃。下午两点钟,福建南靖测到30.8℃,暂时在全国气温榜上领跑。

往后看,明天的冷心会往东移,主要落到东北和山东一带。东北各地白天高温可能会创下下半年新低,像长春、沈阳这两天白天可能是这阵子最冷的;太原、石家庄、济南等地清晨也可能是下半年以来最凉的一次。早晚出门的上班族、学生注意别嫌麻烦少穿件外套,外头那股冷挺突兀的,容易把人打懵--出门多抹一件总比冻后悔强。
这波冷过去后,北方会慢慢回暖,南方因为没碰到更强冷流,气温也会小幅回升。按预报节奏,10月29日那天,20℃等温线会往北抬到华北南部,暖意回笼,江南中东部和华南很多地方又能回到25℃以上。换句话说,先冷一下,接着还会有段时间偏暖,穿衣上要准备"穿几层脱几层"的打法。

空气现在偏干。随着干冷气团南下,北方相对湿度掉得挺快。今天下午北京、沈阳的相对湿度都不到20%,长春、天津西青、石家庄都低于30%。这种干爽天气看着蓝天,皮肤、嗓子、口腔都会提醒你"别偷懒",多喝水、勤涂护肤品,家里若有加湿器也别放一边。
提一个比较关键的节点:10月30日左右,又有一股冷空气会补一刀,真正把大风、降温和雨雪带到更广的地区--也就是开头提的那段时间,11月1日至2日是重点。中期预报里特意点的区域和幅度很重要: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和黄淮降温4到6℃,局地超8℃;西南、江南、华南以及东北南部会有降水,局地雨势偏强;黑龙江大部和吉林中东部可能出现雨夹雪或小到中雪。这些变化对交通、农业和日常出行都有实际影响,时间一到,相关部门和个人都该提前准备。

把前后节奏捋一遍就更清楚了--前十天有一段回暖,接着被短促的冷流打断,随后几天相对平稳,最后又可能迎来一次明显的冷湿过程。天气这东西,有自己的节奏,像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朋友,穿衣和安排也得跟着它走。前面暖和的时候别全把秋衣收了,冷来时也不要慌张到乱穿一堆厚衣。
有几处细节值得盯紧:一,东北和华北这次降温来得快,幅度也挺明显,生活和生产节奏会被拉紧;二,内蒙古中东部那一带低温区扩大,意味霜冻、地冻风险上来,农作物和晚秋作物要注意防护;三,南方虽然总体幅度不大,但区域差异大,华南有的地方还在30℃上下晃,江南多云就会觉得凉快些。秋天就是爱耍花样,不同地方差别有时大得让人措手不及。

预报有不确定性是常态。中期预报把可能的范围和强度给了参考,但具体到小时级、路段级的影响还会细化。官方气象台会继续发布更新,有出行计划的人、做好农业安排的朋友、管路运输的单位都要留意最新消息,按新信息调整安排。
再说两条接地气的注意事项:第一,北方干燥,家里准备开暖气或用火炉前,电路、燃气和取暖设备的安全检查要先做,别图省事;第二,南北温差大,出门穿衣讲究叠穿,早晚能随手增减。临出门看一眼外面温度再决定,别被预报吓得不敢出门,也别因为嫌麻烦掉以轻心。

关于降雨降雪的具体落点,还是以官方发布为准:11月1日至2日江南、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会有小到中雨,局地可能较大;黑龙江大部和吉林中东部可能出现雨夹雪或小到中雪。时间近了,细节会越来越明确,大家别忘了关注逐日的实况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