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我们对中国没辙 美国上

2025-10-29 15:30  头条

泽连斯基放话还要和俄罗斯打两三年,欧洲出钱、美国出力,但中国这边他说服不了,只能让美国出面施压。

10月28日,泽连斯基对着欧洲媒体说,乌克兰准备再跟俄罗斯打两三年,但前提是要获得欧洲的财政支持。

他特意提到了欧盟的一个计划,即"动用冻结俄资产援乌"。

言外之意就是在催欧洲尽快落实这个计划,把钱送到乌克兰手中。

也是在这天,泽连斯基会见了荷兰外交大臣范韦尔,说了这么一番话。

他说,乌克兰非常希望中国能帮助结束冲突,但乌方对中国确实"没辙",只能由美国政府出手施压。

讽刺的是,在这前一天,他才刚刚跟盟友说要在7到10天内定出停火计划,结果转头就向美国要能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导弹,并且对中国提无理要求。

泽连斯基这种一边喊着停火,一边规划继续打两三年的操作,到底图什么?又能否实现呢?

咱们先看他对美欧的"诉求",细节里藏着不少漏洞。

他反复跟欧洲强调要获得财政支持,背后是乌克兰快撑不住的经济烂摊子。

到目前为止,乌克兰的公共债务已经高达1800亿美元,每天还有上亿的新增负债。

为了填上这个坑,他盯上了欧盟。

可实际情况是,被欧盟冻结的2100亿欧元俄资产,要到2026年才有可能启用。

德国等国承诺的援助,目前到账的也就30亿欧元,连乌克兰一个月的军费都不够。

更别说欧盟成员国匈牙利一直反对挪用俄资产援乌,欧洲内部因此吵得不可开交,这个援助承诺就是一张没兑现期的"空头支票"。

泽连斯基对美国的诉求更现实,索要"战斧导弹"。

可美国国防部直接泼了冷水,指出这类武器"可能引发冲突升级",暂不纳入援助清单。

有关对中国施压的请求,特朗普政府也拒绝了,称"暂不考虑为乌施压中国",这显然不想为了乌克兰的诉求,在中美关系上多花战略成本。

也正是因为美欧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态度,泽连斯基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可他对中国的态度,透着一股不讲理的算计。

泽连斯基一边说"非常希望中国帮助结束战争",一边却反复炒"中方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生产机械"的冷饭。

哪怕中方多次驳斥,连美军负责人都公开承认"中国没向俄提供军事援助",他也没停过这种无证据的指控。

更过分的是,他想要的根本不是"帮忙",而是让中国放弃与俄罗斯的正常合作。

一会儿暗示中国得学印度减少俄石油进口,一会儿又翻旧账,责怪中国在2022年冲突爆发之前,没能成功拦住俄罗斯。

此前泽连斯基拒绝让中国当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就是用的这个理由。

但他好像完全忘了,乌克兰之前把中资控股的马达西奇公司国有化,欠中国的几十亿美元至今没还。

现在既不解决这笔旧账,又想让中国牺牲自身利益去压俄罗斯。

这种欠账不还还提无理要求的逻辑,怎么可能行得通?

面对这种诉求,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一贯光明磊落",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王毅外长也早就明确说过,"中国不策划战争",既不会给基辅派兵,也不会给任何一方递武器,反而一直在做实在事,推动开通人道主义走廊,给乌克兰送冬季御寒物资。

泽连斯基想让美国逼中国断了和俄罗斯的正常经贸合作,说白了就是想搅乱国际经贸秩序,帮自己撑住长期战争。

这种要求,中方当然不会接受。

说到底,泽连斯基规划的"打两三年",其实是建立在三个不切实际的假设上。

假设欧洲能一直给钱,假设美国能一直给武器,假设中国会妥协施压。

可现实是,欧洲民生压力已经快扛不住援助,德国民众抗议"援乌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的游行都已经持续了两个月。

而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变了,根本不在乌克兰身上。

现在特朗普一心想在国际上刷存在感,用各种漂亮的"成绩单"为国内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拉票。

中国更不会放弃中立立场,去替别人的战争"买单"。

泽连斯基的这些操作,更像在"拆东墙补西墙",可是没有哪个国家会心甘情愿为另一个国家的长期战争付出代价。

对于现在的乌克兰政府而言,与其把精力花在"绑架"各方上,不如好好想想,民众还能承受多久的战争?经济还能撑多久?毕竟,只有坐下来谈和平,才是真的为乌克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