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特朗普,抢在马科斯上任前,东盟抓住机会,与中方签重磅协议
东盟与中方签署重磅协议,为什么刚好选择了送走特朗普和小马科斯上任前的这个时间点?中国东盟的这份新协议,又将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上午,在东盟峰会的最后一天,东盟选择与中国签署了自贸区3.0升级版议定书。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难掩欣喜,高度评价这一议定书是"里程碑式的成就",而马来西亚媒体更是评价该议定书将"开启东盟与中国战略合作新纪元"。

这一次作为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安排的这场签约仪式也很有讲究。它的时间节点恰好选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离开之后,同时又在轮值主席国交棒之前。
之所以要等特朗普走了再签,当然是因为这样一份强化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文件,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政策是相悖的。尤其是在这一次参加东盟峰会期间,特朗普还特别专注于和东盟主要成员国签署稀土合作协议,试图针对性地打破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而东盟成员迫于美国的压力,还不得不在关税协议上对美国妥协。因此在特朗普走了之后再签,可以有效避免争议。

此外,菲律宾作为下一届的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当天峰会落幕之际,安瓦尔就要将接力棒移交到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手中。但是小马科斯领导的菲律宾政府的对华态度一直摇摆不定,并且频繁在南海跟中国制造摩擦事件,这也让东盟其他成员担心这会破坏地区局势,进而破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小马科斯上任前,马来西亚抢先与中国签署自贸区3.0的协议,也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

而这份协议的影响,也将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个别国家挑起贸易战的背景下,这份协议给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定下了基调,即双方将用实际行动捍卫多边贸易体系,并且合作对抗来自外部的冲击,将显著提升区域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进而为全球经济稳定注入强心剂。
其次,本次协议出现了9项新内容,其中重点关注在数字和绿色经济领域。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虽然在数字和绿色经济领域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沿,但是一切技术的发展,永远都不可能是闭门造车的,东盟成员大多是岛国和临海国家,他们与中国的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都有着显著区别,这也将为中国的相关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