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国际资本热捧的印度市场,如今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资本大逃亡"。短短一年间,外资从净流入200亿美元转为撤资170亿美元,印度竟成为亚洲资金外流最严重的市场!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5年的印度金融市场可谓"跌跌撞撞"。据路透社报道,截至10月,外国投资者已从印度股市撤资超过170亿美元,与2023年净流入200亿美元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咋舌的是,印度在全球新兴市场基金中的配置比例骤降至16.7%,为2023年11月以来最低点,而中国的份额则飙升至28.8%。这种逆转速度,连分析师都直呼"罕见"!

内外交困:撤资潮的深层原因
外部冲击:美国政策"釜底抽薪"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直接打击了印度出口竞争力。
美国移民部门收紧H-1B工作签证,让依赖外包服务的印度IT产业雪上加霜。
美元走强引发全球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印度首当其冲。
内部隐患:高估值与政策不确定性
印度股市估值长期偏高,企业盈利增长却持续疲软。2025年印度公司利润预计仅增长5%,远低于去年的8%。
政策缺乏连续性:外资企业频繁遭遇税务追缴、资金冻结等"变脸"操作,三星、小米等巨头的遭遇更是让投资者心寒。
基础设施短板和营商环境问题,削弱了长期投资吸引力。

外资撤离已蔓延至外汇市场!2025年以来,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下跌逾3.7%,进一步侵蚀资产价值。更糟的是,印度基准股指Nifty 50已连续5个月跑输MSCI亚太指数,这是自2013年以来最长的低迷期。商业信心指数在连续三个季度改善后首次下降,可见市场情绪多么悲观。

面对危机,印度政府终于坐不住了!《斯里兰卡卫报》称,印度正紧急推动金融改革,试图通过放宽外资准入、扩大信贷等措施稳定市场。但分析师普遍认为,短期内逆转趋势难度极大。盛宝银行首席策略师查纳纳指出,投资者需要看到三个信号:美国政策的明确性、卢比汇率稳定、以及印度股市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这场资本撤离潮仿佛一记重锤,敲醒了印度经济的"繁荣幻梦"。若不能根治政策摇摆和营商环境顽疾,恐怕外资的"用脚投票"还会继续。对于投资者而言,印度市场的"惊险过山车"或许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