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为啥进不了北约?就卡在"第五条"。而阿拉斯加会后,又冒出一个"替代方案"。
先把关键概念说透:
北约《华盛顿条约》第五条是集体防御承诺--"对一国的武装攻击视同对全体成员的攻击",各成员将采取其"认为必要的行动",包括动用武力,来恢复与维持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它是真正的"安全伞",也是芬兰、瑞典选择入约的核心原因;但自1949年以来,北约只在"9·11"后正式动用过一次。
这也是乌克兰"暂时进不去"的硬约束。理由很直白:如果乌克兰在战时加入北约,第五条等于把当前战事升级为"北约对俄"的全面对撞,核风险和战争外溢都不可控;更现实的是,乌东、乌南仍有大片争议区域,成员国的防御边界如何划定、第五条怎么适用,都会陷入法律与政治的灰区。因此,北约当前表述是"战后可加速入约",而不是"战时直接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