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南京退休工人王师傅,工龄42年,2024年养老金4800元,今年预计可多涨约180元。 这笔钱将和10月起补发的养老金一起进入他的账户。 而像他这样的退休人员,在10月至12月期间,收入可能迎来两笔进账:一笔是养老金的二次核算补发,另一笔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取暖补贴。
养老金的增长并非简单"普调"。 2025年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0% 确定。 但这个2.0%是平均增幅,具体到个人,调整标准与本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年龄等具体情况相关。 例如,龙岩市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定额调整部分,退休人员每人每月按29元增加。 挂钩调整部分,则与退休人员本人2024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按 0.66% 的比例增加,同时与缴费年限挂钩,每满一年发给 0.7元。 对2024年期间达到70周岁的退休人员,还会在定额和挂钩调整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发 40元。
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后新退休的人员,他们享受的是"养老金重算补发"。 这是因为他们退休时,2025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尚未公布,只能先按2024年的旧基数预算养老金。 待新基数公布后,会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 例如,一位事退人员,按去年基数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为8000元,若2025年基数涨幅为5%,则每月需补发400元。 如果补发10个月,总额可达 4000元。 而一位企业退休职工老刘,工龄25年,缴费指数0.6,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在同样的基数涨幅下,每月补发额可能为100元,补发11个月总额为1100元。 可见,重算补发的金额因人而异,取决于当地计发基数的涨幅、个人工龄、缴费水平等多种因素。
10月起,北方地区的退休人员还将收到一笔取暖补贴。 这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可享的专属福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通常无法享受。 各地标准差异显著:宁夏、青海标准较高,企业退休人员分别可领4563元和3900元;山东企业退休人员统一发放1700元;天津则发放集中供热采暖补助费和冬季采暖补贴合计520元。 部分地区还对困难群体有关怀,如河津市对"煤改电""煤改气"的低保户、五保户等,除享受实际取暖补贴外,由县级财政一次性再补贴 200元。
养老金的调整明显向四类群体倾斜。 一是高龄退休人员,他们可叠加高龄津贴和养老金倾斜调整。 二是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同时享受高龄倾斜和地区补贴。 三是长缴费、高基数群体,制度激励延续"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四是中低收入群体,政策天平有意倾斜,例如北京市曾采取"提低限高"模式,养老金低于一定水平者可以多涨。
随着各地政策陆续落地,退休人员的钱袋子在10-12月确实会显得更鼓一些。 但养老金调整的复杂性和地区差异性,使得每位退休人员实际增加的数额各不相同。 这背后,是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公平与效率、普惠与精准之间寻求平衡的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