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一份"王炸"文件,《住宅项目规范》给"好房子"立了一个新标准。这一次住房新标准的出台,可算是给老百姓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直接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住得舒不舒服"问题安排得明明白白!
*电梯、隔音、层高、适老化设计……你家未来的新房,可能从此告别了无奈的"将就",彻底去拥抱"讲究"了!
归纳几个《住宅项目规范》里的核心点: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电梯轿厢内,提高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系统提出无障碍和适老化建设方面的要求,每套住宅都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应设供暖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
一、4层以上必须装电梯!再也不用爬楼爬到腿软
很多人都注意到,这两年旧房拆迁的少了,但老旧小区改造的多了。前段时间,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引起了舆论热议。其中,老小区加装电梯,是争论的焦点。
以前的老小区,多少人因为没电梯,每天回家想"爬山"?尤其是老人、孕妇、搬大件行李的,简直是"人间疾苦"。不过,由于费用分担和加装电梯后的采光、噪音、房屋贬值等问题,低层和高层的业主意见并不统一。而这一次的新规直接放狠话:4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装电梯!而且每个单元至少配1台。实话说,这条是实打实地给业主增加了"幸福感"!万一遇到搬家、老人遛弯、急救送医,那都不用发愁了。 根据规范,新建住宅层高提升为"不低于3米", 足足多了20厘米。
二、隔音大升级!楼上吵架、隔壁打呼噜,终于能清静了
这些年,因为噪音扰民引发的邻里纠纷可不少,半夜三更楼上的脚步声,冲马桶、洗澡、洗衣机的轰鸣声,早上切菜、打豆浆的声音,有时候的确会让人崩溃。可没办法,你想安静,别人同样需要有上下班该干的事。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主业之间的对错,如果房子隔音足够好,这种矛盾也就不存在了。新规提高了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从"不应大于75分贝"提升为"不应大于65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来说,就相当于从"菜市场吆喝着砍价"降到了"正常聊天"的音量。
虽说,这些规定未必能够完全避免噪音扰民的现象,但从硬件上做到位,到时候再掰扯起来,那就是人的问题了。
三、层高拔高20厘米!房子"矮憋屈"成历史
以前的房子层高多是2.8米,装个吊顶再铺个地暖,家里如果有个2米多的大高个,站直了搞不好都要碰着头。20厘米可能看上去不多,但咱也不能小看它。据专家表示,它能让家里更敞亮,采光和通风效果更好。空间大了,装修时也能玩出更多花样,也能给住房带来更好的空间感受。
四、关注到老年人的需求,细节很贴心
老龄化是当前乃至今后几年持续火热的话题,住房该怎么做好准备?比如,新规里提到,卫生间里的马桶和洗浴设备旁边要装扶手,老人洗澡或者上厕所再也不怕滑倒了。房门和卫生间门要加宽,以方便轮椅或者搀扶老年人进出。
加大电梯的尺寸,将按键、紧急呼叫按钮调低,让老人坐着轮椅也能轻松按到。此外,小区每个住宅单元至少要建1个无障碍通道,单元出入口设雨篷说白了,这就是要让每个人尤其是身体不便的老年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
五、其他隐藏福利:信号满格、空调不乱挂、日照管够
电梯里必须保证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再也不会被困电梯时打不通电话,安全感拉满;空调外机有专属位子:既能杜绝高空坠物隐患,外墙也不会变成难看的"马蜂窝";每套房子必须有一间"阳光房",开发商别把房间都整成小黑屋来恶心人。
此外,针对高空坠物伤人,规定了栏杆要有防止攀登和物品坠落的措施;洗衣机、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电的电源插座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为了生活方便,还特意增加了厨房电源插座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