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暴雨、洪涝、热浪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多地频发,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气候变化正在增加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极端天气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每个人都要应对的挑战。今年是厄尔尼诺影响次年,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大气温度高、水汽充沛,不稳定性增强,全球多地发生破纪录或造成严重灾害的暴雨、高温、台风、低温严寒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那么,为什么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目前,针对极端天气我国可以做到准确预报吗?有哪些新的技术和突破?人类应怎样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极端天气?《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全国气候变化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周兵等专家。
周兵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两大原因
周兵等专家分析说,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多、强度增强,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方面是全球变暖。研究表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发生改变。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在有增温效应的厄尔尼诺事件推动下,今年1月至9月全球平均表面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值高约1.54℃。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当前确认的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是2023年。
报告指出,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水平不断攀升,气候变化在一代人时间里的变化急剧加速。2015至2024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冰川的冰损失、海平面上升和海洋升温都在加速;极端天气等正在对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周兵表示,人类活动加强了区域降水强度、高温热浪程度。人类活动在我国近50年极端降水事件变化中的贡献约占13%,温度每升高1℃时,北半球年最大日降水量增加约5%。今年以来(截至11月18日),全国平均气温12.6℃,较常年(1991-2020年平均)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有17个省(区、市)平均气温均为历史最高。全国有685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事件监测标准,其中河南温县(43.4℃)、海南临高(42.8℃)、浙江义乌(42.8℃)等113站突破或达到历史极值。